後運動時代的港星: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前程epub,azw3

後運動時代的港星
後運動時代的港星

後運動時代的港星: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前程epub,azw3电子书。反修例運動過後,「香港」在中國大陸成為眾人心照不宣的禁語,消失於在不可置疑的「大灣區」光環背後。一場社運不僅撕裂本已共識難尋的社會肌理,也分化各自的政治理念與人生選擇,曾經在華語世界盛極一時的香港流行明星也難以免俗。遠離故土、「北上」淘金,在陌生的疆域探索難以捉摸的紅線;選擇留下、駐守本土,在撕裂的社會氛圍艱難開拓新領域。

在想象中的「北」,港星需小心地扮演被賦予的政治角色,內地粉絲也需在審查之下謹慎地擁護偶像;在看似黯然的「我城」,昔日「大台」逐漸失寵,本土新星也愈發豐富多元。端傳媒整理16篇深度報道、採訪與分析,與你重溫與探索香港文化的起落與前程。

书名:後運動時代的港星: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前程
作者: Initium Media Group Inc.
格式: AZW3, EPUB

新時代,對香港的“背叛”

而在適應新的中國市場的同時,港星要面對的,更有另一重新常態,那是明星/媒體/品牌那更為密切的利益糾纏。在從事平面媒體時,眾所周知的轉變是,雜誌封面和明星及品牌的結合度,已去到決定了每一期封面人物,且把純編輯主導的行業習慣全然扭轉的地步。

兩年前,當我們好奇的探問,還有哪些香港明星能上國內的時尚雜誌封面之時,所有在香港視為一線的明星基本上都不被考慮了——除非,她有某牌子的認可,是其高度合作明星,或代言人。另一實則案例是,當問及年青編輯哪些港臺明星可以上封面時,他們已不認識誰是金城武了。

媒體遊戲規則已然改變,今天的邏輯是: 明星上封面,條件是,一要有牌子買單(拍攝時有牌子產品露出),二要看明星社交帳號的流量活躍度(因為必需為平面和社交媒體的內容合作,封面美圖得轉發至微博微信引導轉發等等),在中國社交平臺的起步線上一早就遲了起步的港星,只能急起直追。

這種接地氣的嘗試,早期未必和社會甚至民族激情有關,只不過近期事件把這舉動推上風口。去到另一個時空的香港,以往,話題未至那麼敏感時,許多伴隨港星長大的原香港迷哥迷姐(其實香港不叫粉絲,後來最多用“fan屎”),面對明星的北上發展都沒大抗拒,因為港人實有一個深入骨髓的價值觀,叫“唔好阻人搵食”(不要擋著人家餬口)。對fan屎而言,明星掘金無可厚非,有時遇吃相難看的新聞,可能心有不依,但亦充份理解,因為大家有默契是“食得鹹魚抵得渴”,香港民意大抵也體諒,“明嘅”(明白的)。但兩年以來的撕裂已打破了這種表面和諧,以至再討論名人明星,最常聽到的爭拗是: “佢(他)是黃是藍?”一種非此即彼的判斷作為切入考慮的第一重點。

結果有時是令多年影迷歌迷傷心的,因看來那意味著背叛。不僅說是明星對迷眾的背叛,而簡直是對大家曾共同經歷過那一段香港的快樂時代的背叛。歌詞中的世界是如何虛構也好,可是香港樂迷從聽了無數情歌后,和愛侶建構出來那個哼著同一首歌的世界是真的。

……

偶像坍塌後怎麼辦?與大灣區哥哥姐姐價值觀漸遠的昔日粉絲們

3月底上海市因應疫情開始實行嚴格的社區管控,民生狀況眾所矚目的同時,一批香港明星在此期間的居滬生活狀態也成為社交媒體或傳媒娛樂版焦點。如劉嘉玲、鄭希怡貼出自己下樓排隊檢測的狀況,盛讚檢測人員辛苦;早兩年已與丈夫陳小春定居上海的應採兒晒出自己在家為兒子理髮的照片。唯一對封鎖狀態表達不滿的,或許是兩年前移滬的演員陳浩民。近日其妻蔣麗莎在直播中講述疫中封控生活,指購買2斤蔬菜花費人民幣2000元,但其部分言論隨即引起內地部分網民不滿,或有人說“如果覺得被人坑可以回香港”。

近年港星移居內地潮,“大灣區哥哥”或“大灣妹”也隨娛樂節目及社交媒體成為熱門詞彙,而在一眾大灣區哥哥姐姐於內地市場披荊斬棘的同時,亦有一批曾經深愛他們、但如今價值觀已不再相同的粉絲歌迷,需要面對曾經相伴成長的藝人與自己漸行漸遠的事實。時代因素於個體之選擇與愛的參與,牽扯與碰撞,如何調適,筆者邀請了一些大灣區哥哥姐姐們的昔日歌迷,講述從喜歡、共情,到放下或繼續的歷程,看時代的轉折如何作用於一段終需坍塌的關係。

前傳: “大灣區”,由香港藝人推上熱門的政治概念

在講述與“大灣區哥哥”的關係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被娛樂版和明星們推至出圈(政經領域的圈)、成為日常熱門詞彙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2015年由中國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的文件提出,其後數年零散現身各級官方文件,2017年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

而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佈,“大灣區”概念終在政經領域進一步炒至熱門,坊間亦有意見認為是對香港之於內地定位的重新定義與邊緣化。

儘管在政經領域引發討論,但“大灣區”概念最初數年,並未於香港乃至中國社會普通民眾之間流傳。而隨著香港社會衝突激烈,不同領域的名人包括香港演藝明星們所持有的個人政治立場,其對“反修例”運動、中央管制乃至民主自由的取態,也頻繁出現於社會討論之中。支持運動的藝人,如何韻詩、黃耀明等人遭到封殺;支持政府的藝人則在得到中國官方、民間歡迎的同時,也失去一部分香港粉絲。典型事例如2019年6月30日,譚詠麟、鍾鎮濤等出席撐警集會,後有對其政治表態失望的歌迷將他們的黑膠唱片打碎。

此前此後,一次次表態和站隊中,大量出身、成名於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工業黃金時期的知名藝人,加入支持官方取態、或抵制辱華品牌、或參與主旋律演出的行列中,從而逐漸被坊間輿論稱為“藍絲藝人”、“護旗手藝人”,其中包括容祖兒、楊千嬅、陳奕迅、Twins、謝霆鋒等華語世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他們因而流失香港粉絲,但不少人在內地市場則獲更多機會,事業逐漸北移。與此同時,香港本地娛樂市場又開始湧現深受在地觀眾歡迎的新一波偶像與歌手。

楚河漢界,就此分開。而反修例運動兩年後的今日,“大灣區”這一本不為民間輿論熟悉的概念,也正是由這批北上藝人在公眾廣泛認受的層面上打開局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