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mobi,azw3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境内自然灾害频繁,而统治集团权力斗争导致人祸不断,君主又缺乏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种种因素使得金国国势日益窘困,最终堕入绝境。金朝的亡国史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成吉思汗率领入塞的蒙古大军,是在大安三年(1211年)二月,也就是大悲阁火灾的前一个月,从怯绿连河上游南下的。据记载,蒙古军先来到了金朝西北边境外,阴山以北一个叫作“汪古”的部族的领地。
汪古人本来是金朝的边疆属民,还负有为女真人守卫西北界壕的任务。他们扼守的边界,据考证是金朝的净州以北、今内蒙古四子王旗直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一段界壕。不过,金朝尚不知道,此时汪古部首领早已公开投靠了草原上崛起的蒙古霸权,后来还成为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的帝国新贵。
在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热心指引下,蒙古大军绕道金界壕,进入阴山以南,向金朝抚州(今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地区边防军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很快夺取了抚州西北的大水泺(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境内)和丰利(今河北张家口市尚义县境内)等地,还暂时攻占了金朝军队的一个重要边堡——乌沙堡(今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西)。金朝前后数十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的第一道边防线,几乎没有发挥任何阻碍甚至迟滞敌军的作用。
此后三个月,首战告捷的蒙古军退回阴山北部草原避暑休养。
界壕以南,金朝的西北边境,自北向南分布有三个边防重镇:抚州、昌州(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和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这三座重镇,“素号富实,人皆勇健”,战略地位十分关键。其中,抚州下辖柔远、集宁、丰利、威宁四县,境内有鸳鸯泊、盖里泊、白水泊等众多水源,牧草丰茂,便于军队行进和屯驻。攻入长城以南的蒙古军队,若能占领抚州,就相当于突破了金朝边境三道纵深防御的中心环节。
边境失守的急报,是四月初传到中都的。朝野皆知,从这一次势头看,蒙古军如若再度南下,兵锋所指应该就是抚州。
卫绍王派往抚州地区主持军事的,是两位带宰执头衔的少壮派将领,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和参知政事完颜承裕,二人具备丰富的边防经验,负责调度西北和西南的军队加固工事,准备迎战。同时,西京(今山西大同)留守纥石烈胡沙虎奉命从西面牵制或策应。不过,在战争初期,金朝军官团的中坚,大都是在金章宗时期对南宋的冲突中崭露头角,成长起来的,对于新式的蒙古“闪击战”,他们可谓毫无心理准备。
七月,秋风飒起,蒙古军果然大举南下。成吉思汗率领的主力军,以哲别为前锋,突袭了抚州境内的金军戍堡“乌月营”。乌月营位于乌沙堡西南,乌月营一失,乌沙堡也再度易主。
八月,成吉思汗军进逼抚州。乌沙堡失守后,独吉思忠被撤,新前线总司令完颜承裕甚至不敢应战,主动后撤到宣平府(今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将失去掩护的抚、昌、桓三州拱手让敌。再往南,蒙古军攻陷白登城,进逼西京,纥石烈胡沙虎一矢未发,弃城往中都方向奔逃,在翠屏口被蒙古军截击,伤亡惨重。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的三位皇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的另一支蒙古军,也从汪古部戍守的界壕入境,翻越大青山,南出丰州,扫荡西京西边的云内、东胜和武州等地。
抚州南边的野狐岭,是一道东西走向、蜿蜒五里,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的石头山脉。后来元朝人用“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它的险峻(周伯琦《野狐岭》)。往来使节行旅,如有幸北上途经野狐岭,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只要翻过这座山,便骤然闯进了另一方世界,四处散落着游牧民的白色帐篷和毡车,羊马成群。前往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的长春真人丘处机,伫立在野狐岭上极目北望,只见满眼“寒沙衰草”,不禁感叹:“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不过,北方南下的骑士,如在同一地方驻马俯瞰,肯定有另一番感叹:自野狐岭向南,便是利于铁骑驰骋的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