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epub,azw3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epub,azw3电子书。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既須探究其內涵,更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意義的客觀切入點,纔能深入理解其未來前景。本系列將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長度視野,由「大歷史」角度重構中國歷史進程。

本書即為此系列之第三部,將目光拉至最近的過去,兩岸關係雖是中國問題核心所在,實則卻僅是全球結構下的因變數。本書將嘗試解析以下疑惑:究竟冷戰如何奠下當前兩岸互動之基礎?以美國為中心的冷戰秩序又如何影響其間曲折起伏?我們又應如何放眼未來?

书名: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
作者: 蔡東杰
格式: AZW3, EPUB

升溫中的邦交戰

兩岸內部發展與決策特色 正所謂「外交乃內政的延長」,在觀察兩岸對外關係發展的同時,既須注意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制約性影響,內部情況自然更值得注意。從這個角度視之,台灣在分裂初期的發展似乎較大陸來得穩定一些,至於其起步則是以一連串土地改革做為基礎。

儘管最初改革可能是「極溫和且極不徹底的」(註257),根據統計顯示,在一九四七至五二年這段期間,台灣農業生產年增加率不但高達百分之十三點五,(註258)全島經濟局面隨著穩定下來,從而開啟了台灣經濟「成長與分配並重」的發展模式。(註259)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改革在解決土地問題並帶來農村繁榮之餘,也造成財富與政治權力重新分配。(註260)國府所以進行徹底變革的原因之一,乃基於內戰失敗經驗,大陸的失去即因其無法有效控制農村,因此在台改革首要目標便在爭取農民支持。(註261)換言之,「土改決策動機之社會與政治迫切性,遠大於經濟的必要性」,(註262)但其經濟外溢效果仍讓「台灣農產在一九五四至六七年達到百分之四點四的年成長率,較亞洲任何地區均快;此項農業快速成長不但遏止了鄉村對政府的不滿,亦穩定了工業投資的氣氛。」(註263)歸結台灣做為改革典範的經驗,光復初期特殊的政權轉移方式(外來移入性政權)使台灣土地改革的「政策制訂者」(決策者)與「土地所有者」(既得利益者)並不重疊,而日據時期對大租戶的整頓也早就使土地分配趨向零碎化,都不僅有利於土地改革政策的推動,同時為台灣發展經驗之「特殊性」所在。

相較台灣經濟順利復甦,中國大陸則顯得步履蹣跚。其原由除因幅員廣大,面對的問題自然更加複雜之外,毛澤東最初過於重視「民粹主義」或「群眾路線」亦必須加以注意。(註264)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過程中伴隨著激進與部分暴力手段,以全國為範圍的土地改革仍於一九五二年基本完成,從而實踐了自洪秀全乃至孫文以來的「耕者有其田」理想。(註265)其次,在一九五七年結束第一次「五年計劃」時,成果頗為豐碩。以產業結構為例,工業總值從一九五二年佔工農總產值百分之四十三,至一九五七年已增至百分之五十六以上,工業成長比農業快了四倍。(註266)但就在同時,毛澤東企圖深化向社會主義制度過渡的實驗,同時展開大規模群眾性政治運動,特別是一九五六年的「百家爭鳴與百花齊放」,以及一九五七年接著登場的「大鳴大放」。類似運動在經濟面的反映則是起自一九五八的「大躍進」,宣稱要在七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上美國,代表性舉措便是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人民公社。

……

布拉格、珍寶島與華盛頓

文革狂潮的爆發及其影響 時至今日,尤其根據一九八一年六月《關於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定一般簡稱為「文革」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同時為黨、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一場內亂,甚至最高領袖毛澤東應為文革的嚴重左傾錯誤負主要責任。但在毛本人看來,他推動的是一種社會主義思想的革命,亦即要用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與習慣,全面取代早已落伍的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舊文化,一言以蔽之,也就是「破四舊,立四新」。(註306)暫且不論其背後政治動機,從這個最單純的角度視之,文革運動對中國社會文化發展所造成的影響,或許比聲稱要「全盤西化」的五四運動深遠得多,至於其最大差異則在於所使用的手段不同。

起自一九一○年代末期的「五四運動」或「新文化運動」,雖然也曾如風火燎原般席捲全國,究其本質仍是個菁英式倡議,文化大革命在這方面則顯然不同。自從毛澤東在一九三三年將所謂「群眾路線」加以概念化後,經歷整個延安時期、一九四○年代末第二次國共內戰、一九五○年代的「三面紅旗」運動,迄於一九六○年代的文革,始終與中共處理內部問題有密切聯繫。(註307)群眾運動的表面意義,如同毛澤東所言:「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註308)

上述講法看來當然很「民主」,一旦落實,也可強化民眾的意見反饋。不過,就實際運作層面來看,由於中國的政治運作仍充滿著「人治」取向,因此在與人民的協商過程中,具體作法依然端賴個別領導者的理解與堅持而定,(註309)所謂文化大革命的推動過程也是如此。無論如何,更值得進一步去理解的,還是文革爆發的原因。大體說來,文革在主要口號上雖充滿意識型態內涵,究其根源卻不能不提到一九六○年代初期,中共高層面臨的國內外困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