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epub,azw3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epub,azw3电子书。無論是年少輕狂的革命馬克思,還是顛沛流離的晚年馬克思,缺了任何一個,你對他的認識就不夠完整!世人對他的印象,似乎就只停留在 1848 年春天,起草《共產主義宣言》時那個年輕氣盛的他。然而,直至 1883 年離世,中間漫長的 35 年,可以大大的改變一個人。這個狂放不羈的行動青年,終究變成了一個貧病交迫、消沉遁世的孤獨老人。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分別以馬克思早期的經歷,及他前往阿爾及利亞後的生活,交錯刻劃馬克思的一生。透過「旅行」與「傳記」兩條不同時間軸的交織,呈現馬克思鮮為人知的晚年經歷,使讀者理解他的處境之時,也窺看藏在他心中的矛盾靈魂。他對這個世界的最終思索,一些待解而未解的問題,甚至是來不及說出口的想法,全都在這本書中盡數呈現。

自十九世紀開始,留不留鬍子,逐漸成為反抗王權、強化民族主義的象徵。當時反政府的各類知識分子,沒有一個是不留鬍子的。馬克思一臉引人注目的茂密鬍鬚,除了有強烈反抗體制的意味,也跟他能言善道、好辯成癮的個性一同成為他的註冊標誌。然而,隨著寫出《共產主義宣言》後帶來的龐大名氣,外人跟後世的我們似乎只認識他的思想,也只談論他的理論,就像我們也只看見那圈濃密的鬍子般。甚至馬克思自己,似乎也被這圈形象給綑綁住了:他戮力追求革命事業、批判異己,卻讓一家人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這也是為何,在離世前選擇剃掉鬍子,對馬克思來說有著很重要的象徵意義────他決定告別那些世人強加上的形象標籤。本書運用馬克思與友人的書信、筆記檔案,還原了這趟關鍵之旅,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革命家的真實想法。這也是為何作者在旅行的章節裡不用馬克思來稱呼主角,因為他不是馬克思;或者說,他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馬克思,而只是一個去北非養病的老人。

在馬克思迎向 200 週年誕辰的此時,看遍了他許多思想理論的你,或許也能試著忘掉他的理論,剃去你心中那圈馬克思的鬍子,真正地看進他的生活,他的內心,最終發現:邁向遲暮之年的馬克思,其實跟你我一樣平凡,只想好好享受剩下的人生、照顧身體、關心自己在乎的身邊人。

也因此,他終於能不再是超越時代的思想家,不再是反抗體制的革命者,也不再是任何主義的理論象徵。剃掉鬍子的他,才是最真實的馬克思。

书名: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
作者: 烏韋.維茨托克
格式: AZW3, EPUB

從一八六七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到一八八三年他去世,馬克思有整整十五年的時間一再地為後續幾卷重新整理資料、修改、完成付印準備。特別是第二卷,在他自己看來算是很有進度;他甚至還曾多次暗示,自己可以立即將第二卷付梓。一八七二年卸下自己在國際工人協會總理事會的職務後,他已無會阻礙他完成著作的日常政務纏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就連德意志社會民主工人黨的領袖威廉.李卜克內西和奧古斯特.倍倍爾(August Ferdinand Bebel),也都讓他明白,在所有的理論問題上,他們都把他奉為至高的權威,但在黨務決策上,他們卻禁止任何干預。在他們看來,德國的內政局勢是無法遠從倫敦評斷的。即使馬克思在一八七五年時為了阻止德意志社會民主工人黨與拉薩爾的「全德意志工人聯合會」打算在哥達(Gotha)合而為一的計畫,不僅將自己毫不留情的《哥達綱領批判》(Kritik des Gothaer Programms)寄給李卜克內西與倍倍爾,甚至最終還揚言要與他們公開保持距離,這兩位政黨領袖還是完全沒有背離自己的計畫。

換言之,除了受損的健康之外,對馬克思來說,再也沒有任何明顯理由讓他從繼續完成自己的主要著作上分心。儘管如此,他卻還是一再地把這項工作擱在一邊;而且,誠如阿諾.盧格生動的描述,一再地墜入無涯書海,不禁讓人萌生一些猜想。舉例來說,馬克思曾耗費多年光陰埋首於民族學研究,以及在前資本主義或史前社會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研究;其中還包括了他喜歡的俄國朋友,馬克西姆.克瓦盧斯基(他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喜歡將其稱為「胖男孩」)對北美、印度和阿爾及利亞所做的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