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epub,azw3

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epub,azw3电子书下载。以樣板戲的劇本、舞台表演及戲劇評論,與當時重要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講話稿的相關內容相對照,呈現文化大革命作為一場思想運動的特徵!本書不僅探討毛澤東、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而且深入剖析江青與彭真、劉少奇等人對於現代戲改革的意見分歧,更梳理五部京劇樣板戲劇本的形成過程以揭示樣板戲發展的趨勢與特色。

书名: 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作者: 許國惠
格式: AZW3, EPUB

樣板戲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種政治宣傳藝術形式,由江青領導的中央文革小組主導創作和推廣。樣板戲的劇目主要取材於中國近現代的歷史事件,以歌頌毛澤東、歌頌革命、批判反革命為主題。樣板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成為了文化大革命的一種重要工具。

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繫。首先,樣板戲的劇目內容都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主張。例如,《紅燈記》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的鬥爭,《奇襲白虎團》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勝利,《沙家浜》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的勝利,《智取威虎山》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地區的鬥爭。這些劇目都宣揚了毛澤東思想,歌頌了革命英雄,批判了反革命分子。

其次,樣板戲的演出形式都具有強烈的政治宣傳色彩。樣板戲的音樂、舞蹈、服裝、道具等都經過精心設計,具有鮮明的政治特徵。例如,《紅燈記》的唱腔慷慨激昂,舞蹈氣勢磅礴,服裝整齊劃一,道具醒目突出。這些演出形式都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夠有效地向觀眾傳達政治思想。

第三,樣板戲的推廣方式都具有強烈的政治目的。樣板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在中國全國各地進行了廣泛的演出。樣板戲的演出往往會伴隨著政治宣傳活動,目的是向人民灌輸毛澤東思想,鞏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秩序。

總而言之,樣板戲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種重要的政治宣傳工具。樣板戲的劇目內容、演出形式和推廣方式都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主張。樣板戲在文化大革命中發揮了重要的政治作用,為文化大革命的推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支持。

江青與樣板戲創作的關係

正如引言部分指出迄今為止研究樣板戲的學者皆認為江青與樣板戲創作有密切關係,但一直以來卻沒有對此作過清楚交代。而文革期間的人,包括江青自己,都有意把樣板戲說成是江青搞的。然而文革過後,在中國大陸一些親身經歷過文革並與樣板戲的創作有關的人,卻發表了相反的意見。文革發生之前擔任文化部副部長的林默涵一九八八年在接受《中國文化報》,及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在由文化部藝術委員會等召開的「張庚同志從事戲劇工作五十五周年、阿甲同志從事戲劇工作五十周年活動」上發表的文章指出,《紅燈記》的創作,實際上是由阿甲及其他藝術家合作完成的,只是一些人不明真相或上了「四人幫」的當,才誤以為是江青搞的。

此外,一九六五年仍然是中國京劇院副院長張東川在「張庚同志、阿甲同志戲劇工作五十周年活動」上發表的文章亦指出:「江青為了達到篡黨奪權的政治野心,把自己裝扮成『京劇革命旗手』,無恥的掠奪別人的藝術成果,說成是自己嘔心瀝血培植的『樣板戲』」。[2]
林默涵、張東川二人在文革期間同樣屬於利益受損者,加上大陸在「四人幫」倒台後整個社會又是一面倒的攻擊他們,說一些對他們不利的話,相信林、張二人也不在這個潮流之外,因此,對他們這些評價還是不能盡信。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時,應該如何判斷江青與樣板戲創作的關係呢?

本書將試圖透過(一)江青自己在文革前後涉及現代戲或樣板戲的講話內容看她如何講自己與樣板戲的關係;(二)當時(文革前後)人們如何看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三)分析樣板戲的特點,並從江青對幾部戲的修改意見看她對樣板戲之所以成為樣板戲的特點作了什麼樣的貢獻等,來分析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

江青的講話

江青在文革前後,發表與樣板戲有關的講話的場合,分別有一九六四年在北京舉行「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及以後與參與演出的人員一起開的座談會,和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前者的對象大部分是京劇界或文藝界的人,後者則除了文藝界之外,還有軍人和中央高官。

下文把她提及對現代戲或樣板戲有貢獻的人分兩類:一類是領導,或更籠統地說是「黨」;另一類則是「我」,即她自己。

首先是把樣板戲創作的功勞歸於領導、歸於黨。這點可以從她的兩次講話中看到。一次是一九六四年七月她在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人員的座談會上的講話,這個講話題為〈談京劇革命〉,[3]當時並沒有立刻被刊登出來,直到一九六七年五月《紅旗》、《人民日報》及《解放日報》才同時刊出。另一次是一九六六年二月她接受林彪委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這次講話經整理後名為〈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4](下文簡稱〈紀要〉)。

在〈談京劇革命〉中,江青說:

上海的《智取威虎山》,原來劇中的反面人物很囂張,正面人物則乾癟癟。領導上親自抓,這個戲肯定改好了。

在〈紀要〉則說:

「從事京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武器,向封建階級、資產階級和現代修正主義文藝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進攻,鋒芒所向,使京劇這個最頑固的堡壘,從思想到形式,都發生了極大的革命,並且帶動文藝界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又說:「文化革命要有破有立,領導人要親自抓,搞出好的樣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