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epub,azw3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epub,azw3电子书下载。本書以二部曲九章節的方式,第一部從過去戰役認識作為自由中國前線軍的金門、馬祖,讓在地居民向讀者介紹自己,以及身處戰爭與和平「政治邊界」的處境。 第二部一針見血地談撤軍後的金馬人不斷思索未來該何去何從的各種可能,如何在現實、矛盾和理想中彼此拉扯。

1949年遺留的戰爭,原來從未結束?探詢美中角力、區域衝突的第一線,思索台灣最熟悉的陌生人,經歷巨幅震盪的邊界。「如果台灣不要我們,我們又不想當中國人怎麼辦?」探索海與海之間複雜、糾纏的歷史,直面島嶼現況。

「斷裂的海」是兩岸國共歷史的斷裂,是離島本島空間的斷裂,是金馬國族認同的斷裂,也是人民記憶和情感的斷裂。

回顧過去,作為國家反共的前線,馬祖歷經了長期高壓苦悶的備戰狀態,金門在短短的10年內(1949年~1958年)迎接了至少四波的戰事:古寧頭戰役、大二膽戰役、九三砲擊和八二三砲戰。金馬兩地以擋死挨刀的戰士英姿,代替本島承受了戰火的歲月,儘管皆曾籠罩在中國長達21年的砲擊陰霾下,它們從未投降。

书名: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作者: 何欣潔,李易安
格式: AZW3, EPUB

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一九四九年之前,這塊以「馬祖」為名的群島,事實上並不存在。這是一個因為戰爭,更準確地說,是因為「枕戈待旦」這樣的戰爭想象而誕生的地方。

當然,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世界上確實曾有「馬祖」這一地名。但並不是今天台灣人所認知的、以「四鄉五島」(南竿鄉﹝南竿島﹞、北竿鄉﹝北竿島﹞、莒光鄉﹝東莒島、西莒島﹞、東引鄉﹝東引島﹞)為疆界的「馬祖」,而僅僅指涉當中的一部分島嶼。

今日構成台灣俗稱「馬祖」列島的,包括南北竿、東西莒與東引島。在一九四九年之前,這五個小島,僅是閩江出海口散布的小島,分屬不同的縣份,僅僅是漁民出海時一個停泊補給之處,多數居民隨季節性遷移行蹤,沒有多少固定常駐人口。自明、清代開始,往往也是海盜躲避追緝的一處基地。

一九二七年寧漢分裂後,國民黨為了避免閩江口外海群島成為共產黨基地,自一九三四年開始將連江縣列為「重點剿匪縣」,企圖將當地居民、漁民都列入保甲制度。

隨著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金門被日軍占領,馬祖成為抗日前哨之一,來自基隆的日軍控制了閩江口,在馬祖吸收漁民以取得中國情報,以利伺機占領福州。中國政府成立了「軍統局閩北站」,從事布線偵防、緝捕間諜與派員潛伏等工作。

一時之間,這海外諸島,竟成了各路情報人馬的活動據點。

中日政權都想控制此地,但閩江口一帶的民生物資問題與治安隨著戰爭惡化,無人可加以控制管理。不少民間軍事勢力趁此而起,出身南竿鄉四維村的林義和即是其中之一。

他曾經與連江縣政府合作緝捕海盜,也在其後遭指控「侵吞煙土」(未煉制的鴉片)而劃地為王與政府對抗;他曾加入由汪精衛政權成立的「福建和平救國軍」,但又歸順中華民國政府,最後遭日軍逮捕,並被另一名福建和平救國軍的將領張逸舟投沉海中身亡。

至今,南竿的四維村仍留有林義和住家改建的「林義和工坊」餐廳,以及由林義和當年的指揮司令部所改建的「西尾半島物產店」,登高遠望芙蓉澳海灣,可遙想在那複雜動盪的無政府時代中,馬祖梟雄在海上據島為王,帶領屬下捕魚、經商、與敵軍武力駁火,村落至半夜都燈火通明的景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