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epub,azw3电子书下载。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那是羞辱創傷。
我們習慣用「羞辱」方式教養孩子。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书名: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作者: 周慕姿
格式: AZW3, EPUB
羞辱創傷是指一種由他人的羞辱行為所造成的心理創傷。這種創傷會對受害者的自我價值、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羞辱創傷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最常見於童年。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親人對孩子的羞辱行為,例如批評、嘲笑、貶低等,都可能造成羞辱創傷。在學校或職場中,同學、同事或上司的羞辱行為,例如欺凌、排擠、歧視等,也可能造成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
- 情緒方面:感到羞愧、自卑、憤怒、焦慮、抑鬱等。
- 行為方面:迴避社交、退縮、自殘、暴力等。
- 心理方面:自我價值感低落、人際信任感缺乏、自我否定等。
羞辱創傷的傷害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與伴侶、家人,甚至職場或人際的互動時,發現因為對方的一句話,或是一個互動的場景,突然就引發你的焦慮、憤怒挫折、或是憂鬱自責等相關的負面情緒。
在情緒的當下,你感覺非常差,好像「天地化為零」,只剩下你和這個感覺共處;而你對自己的感受、對世界的安全感,變得非常糟糕,就像困在一個黑暗的洞裡,你不知道該怎麼逃出去。
有時,帶著這個感受,你可能會去攻擊讓你產生這個感受的人,甚或帶回家傷害親近的人;也有可能,你誰都沒有攻擊,只攻擊產生這樣感受的你自己。你充滿自我懷疑與厭惡,討厭著有這樣情緒感受的自己,也害怕別人討厭這樣的你。
或許,你因而逃避這樣的感受,逃到社群軟體、手機遊戲,甚至是食物、酒、性、藥、購物……當中。
如果你發現你有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你正是遭遇過「羞辱創傷」的倖存者之一。
什麼是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是我觀察到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存在於文化當中,影響我們極為深遠。而本書所定義的「羞辱創傷」,基本來說就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
所謂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與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其類似與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為,造成PTSD的創傷多半較為單一,例如巨大災難或意外,為單一次的創傷事件;而CPTSD為一連串的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