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全新修訂版】mobi,azw3电子书。以西方哲學為經,以東方哲學為緯,輔以宗教、藝術、教育與文化視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學」做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哲學的愛好智慧,不僅僅是理性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煉,慢慢擺脫本能的衝動和欲望的困擾。學習哲學,正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價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方向,帶領我們步入快樂的生活。
书名: 哲學與人生【全新修訂版】(套書)
作者: 傅佩榮
格式: AZW3
我思故我在
有人開玩笑說「我思故我在」應該倒過來說「我在故我思」,也有人說「我笑故我在」、「我愛故我在」……這都不是笛卡兒的本意。如果說「我在故我思」,可是有很多人雖然存在,但並不思考。
笛卡兒懷疑一切,但那個正在懷疑的「我」是不能被懷疑的。懷疑屬於思想的作用之一,「思想」包括懷疑、想像、感受、意願等,因此可以說「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這句話究竟應如何理解呢?
我思=我在。
这句話既不是假設命題「如果我思考,那麼我存在」,也不是三段論的推論「凡思想者皆存在,因為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而是自明的直接判斷:我思=我在。
我=思。
笛卡兒認為:我就是「我的思想」,這開啟了唯心論傳統。「我」的本質就是「我的思想」,思想是理解的過程與作用,無形可見;而身體有形可見,具有長、寬、高三個維度。這樣把人的身體與思想區分開來,成為「身心二元論」,或稱「心物二元論」。
比如,一個人少了一隻手、一條腿都還是人,而如果沒有了頭,就不是人了。一個人的外貌可通過整形而改變,但他的思想不會因此改變。中國人說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表達了同樣的道理。
笛卡兒的思想啟發我們應該重視人的思想教育。年輕時,人們可以輕鬆用大腦控制身體,做出各種複雜的動作、豐富的表情,但年老後,身體的控制力明顯下降,我們不得不承認思想才是真正的自我。
……
好好批判宗教
自古以來,人類社會上一直存在著宗教現象,如教堂、寺廟、出家的僧侶、傳經布道活動以及宗教音樂等。
什麼是宗教?中文裡「宗教」一詞出現較晚,原本是「宗」與「教」分開使用。宗教的英文是religion,其字根在拉丁文中包含兩個意思:第一指捆綁,人的生命在不同時空中極易分散,以致於忘了自己是誰,「宗教」意味著將個人生命捆綁起來,使之不再分散;第二指重新與神建立關係,神是人類生命的根源,因為某種緣故,人與根源分裂了,宗教要使人與根源重新建立聯繫。兩種解釋彼此相通,人只有把自己捆綁起來,使內在形成統一的自我,才能連繫到根源。
中國很早就有與宗教相關的巫術和神話,古代有專門的神職人員負責與鬼神溝通,女的稱為巫,男的稱為覡(ㄒㄧˊ),使人的世界與鬼神的世界可以相通。
世界文明的發展造就了當今世界的幾大宗教,這些宗教說的是什麼?宗教還能繼續存在嗎?首先要探討宗教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