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四:一个傻逼,又一个傻逼

我住在燕郊这座城里已经七年了。要说明白点什么,那就是我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傻逼。

以前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里面说到,气候热的地方,盛行专制。温和的地区,则是自由主义的天堂。孟德斯鸠的意思,现在来说,叫做“地理环境决定论”,人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爹妈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起初我大不以为然,但现在我觉得,孟夫子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有一天逛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住在燕郊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对,典型的知乎体提问)本来我对燕郊几乎是什么也不想说的,但看了下答案,差不多都是关于房价便宜离北京近一类的,于是有一点不吐不快的意思,就说,别来燕郊,它会把你变成一个傻逼。

回答完以后,我就关了网页,该干嘛干嘛去了。直到又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些人的评论,大概意思就是,既然不喜欢燕郊,那就滚啊之类的,就像“既然不喜欢中国,那就滚啊”一样的逻辑。这样的评论,似乎印证了我的回答是对的,在燕郊待久了,就会变成一个傻逼,同样适用于全中国。

我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傻逼呢?以前我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现在心里烦躁。这跟燕郊的交通有关,而糟糕的交通环境,又扭曲了人们的心理,在我看来几乎近于变态心理了。我不是心理学家,也没有一点多余的心理学知识用来分析燕郊的人的心理,希望有关人员能够分析一下,也许挺有价值的。

这种心理是什么样的呢?就是组团牺牲掉社会上最有价值、最有益的选择,集体走向低能、无效的状态。就拿坐公交来说吧,这是住在燕郊的人的主要通勤方式。等车的时候,照例是有排队的和不排队的。刚开始,不排队的人还是很守规矩,他要等到排队的人停止上车后才上车。于是你可以看到那些不排队的人,都用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排队上车的人,一旦发现他们的脚步停下,就奋不顾身地往车门挤去。这种事本来也很正常,排队和不排队,各有各的规则。但是,问题就出在排队的人身上。

燕郊的公交车是北京八方达的大车,有63个座位。但时间一久,排队的人往往上到四十几个。有时甚至是三十几个,就停下了脚步,伸长脖子等下一辆公交车的到来。于是,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不排队的人,都有座,甚至还有空座。排队的人,苦苦等待下一班车的到来。发展到最后,不排队的人,会抓紧时机插队,一旦有一个人插队,后面排队的人就都停止了脚步,没人说什么,似乎这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现在,在燕郊坐公交,一边是插队的人蜂拥而至,一边是排队的人傻傻等待下一班公车。

这个现象,通俗的叫法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就是,在一个变态的环境里,人人最后都走向了傻逼的不归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