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epub,azw3电子书下载。「當孩子們走上戰場,會是怎樣的情況?」沖繩在地文史專家透過證言與文獻,揭開沖繩戰役中最黑暗、最不忍直視的一頁,看見沖繩人民難以忘卻的傷痛,及對和平的堅持。
本書從沖繩民眾的角度出發,透過第一手的口述證言和大量文獻,書寫美軍和日軍的激烈交戰之外,屬於沖繩平民──特別是沖繩18歲以下的孩童所經歷的沖繩戰。
《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是日本作家川滿彰所著的一部歷史紀實作品。該書以沖繩戰爭為背景,講述了1944年至1945年間,沖繩島上少年少女被迫參戰的悲慘經歷。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政府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戰局。為了彌補兵力不足,日本政府開始徵召未成年人參戰。在沖繩戰爭中,沖繩島上18歲以下的少年少女被徵召參戰的數量高達十萬人。這些少年少女被編入學徒隊、特攻隊、護士隊等部隊,被迫參加戰鬥。他們在戰場上經歷了炮火的洗禮,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許多少年少女在戰爭中犧牲,也有不少人因此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沖繩戰的孩子們》通過大量的史料和口述歷史,生動地再現了沖繩戰中少年少女參戰的悲慘經歷。該書的出版,引起了日本社會的廣泛關注,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戰爭的殘酷和可怕。
书名: 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
作者: 川滿彰
格式: AZW3, EPUB
母子六人的逃難之行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一九四一年,惠清和Fumi遠渡到日本憑藉武力建立的滿洲國。他們的雙親以「開拓移民團」的身分,從距離沖繩島以南約三百公里的宮古島,移居到中國東北部黑龍江省的方正縣伊漢通地區。當時惠清八歲,Fumi十歲。他們的父母在伊漢通地區共生養了六個孩子,一家八口一起生活。惠清回想道:「雖然冬天過得很辛苦,但也有一些快樂的回憶。然而我後來才知道,一望無際的廣大開拓土地,其實是從中國人手中搶來的。」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即將戰敗之際,常駐的日軍沒有告知當地的平民(八月十五日)戰敗的消息,就自行撤退了。這就是日本政府的棄民政策,背後原因是顧慮開拓移民者一旦開始撤退,蘇聯軍隊可能一口氣加速進攻,以及原先被壓迫的中國人可能變成暴民等。
蘇聯軍隊攻入了伊漢通地區。當時惠清的父親惠可已經接受徵召,成為日軍的一員,之後淪為蘇聯軍的俘虜,被滯留在西伯利亞。四散各地的家庭,都有母親帶著孩子和年邁的長輩逃難。惠清的母親松子,也帶著惠清、Fumi等六個孩子,朝大城市哈爾濱前進。白天找地方藏身,到了夜晚才前進,一共走了約兩百公里的漫漫長路。惠清回憶道:「不知道是不是在逃難途中萬念俱灰,我看過一位母親把自己的孩子從橋上扔下去。還有老人不堪疲憊,說『我就走到這吧……』,放棄繼續逃難。」Fumi則說:「最先死去的都是可以走路的小小孩。」她回想:「弟弟惠喜(當時七歲)、妹妹美佐子(當時五歲)在逃難途中得了麻疹,無法走完全程就死了」、「輝夫(當時三歲)死去的時候,還背在背上。」而抱在懷裡的廣子(當時兩歲)也過世了。
一行人抵達哈爾濱時,只剩惠清、Fumi和母親松子三個人活下來。三個人都得了傷寒,母親松子因為病情嚴重,住進了由日本人學校「花園小學校」改建成的平民收容所內設置的醫院。Fumi說:「我們每天早上都去媽媽那裡。有一天,媽媽交給我一個袋子,裡面裝著死去弟妹的頭髮和指甲,然後說:『你們一定要把這個帶回去(日本),千萬不可以離手,洗澡的時候也要掛在脖子上,不可以拿下來。』」隨後母親便去世了(當時三十六歲)。花園小學校收容所收容了大約五千人,其中有約兩千人像松子一樣過世了。
惠清和Fumi參加的伊漢通開拓團的人口動態表保存了下來。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戰敗時,伊漢通地區的居民有七百七十九人,其中有四百七十一位孩童。大家輾轉逃難到花園小學校收容所,不久後倖存者只剩下二百零五人,有七十八位是孩童2,包含了惠清和Fumi。
……
被送上戰場的少年少女們
在沖繩,就讀於師範學校、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專門學校等共二十一所學校的十幾歲少年少女,以「學徒隊」(戰後賦予的稱呼)的名義受到徵召,踏上了戰場。人數包含教師共為二千零一十六人,其中戰死者多達一半以上,有一千零一十七人。如果計入以「士兵」而非學徒隊身分上戰場,以及未被徵召卻在與家人一同逃難的過程中喪命者,則死亡人數高達二千零四十九人。
在學徒隊之外,北部(山原地區)則有就讀青年學校的少年約一千人以游擊部隊(護鄉隊)的名義受到徵召,其中有一百六十名隊員(包含成年者)喪命。
上述並非事情的全貌。沖繩戰中未以學徒隊、護鄉隊身分受徵召的十多歲男生當中,有人以防衛隊的名義受到動員,女生當中則有人成為助理護士或炊事班的伙食人員。離島則為了備戰美軍登陸,孩子們年紀很小就加入義勇隊、挺身隊,強迫接受訓練。
接下來我們將探究少年少女們究竟是如何受到徵召,以及他們的經歷迎來怎樣的結局。
賦予所有男性士兵身分
《徵兵令》於一八八九年作為法律第一號修訂後公布,並於一九二七年廢止,之後改施行《兵役法》。隨著適用法條改變,原先免受徵兵的縣廳員工、官公立學校學生等也被納入徵召對象,自此十七到四十歲的男性(一九四三年改為四十五歲)都必須服兵役。實際上,年滿二十歲者才有義務接受入伍前的徵兵檢查,十七歲以上者則是在志願之後接受徵兵檢查。
徵兵檢查區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種等級,上位的甲乙丙種為合格,一開始只從甲種合格者當中選出健康且體格良好者進行徵召。1另外合格標準當中最低的丙種,被判斷為體格及健康狀況極端不佳,過往實際上並不會被徵召,但隨著戰況惡化也逐漸被納入徵召之列。
入伍者稱作現役兵,必須在軍中服役兩年(最一開始陸軍為三年),現役兵階段結束後則成為預備役、後備役兵回到故鄉,有義務服役約十五年(直到三十六歲為止),地方上的在鄉軍人會就是由這些人所組成。那之後到四十五歲為止,這些人的定位變更為第一國民兵役,所有男性從青年到中年時期都無法逃脫兵役的束縛。
另一方面,未能成為現役兵的人,則需服第一、第二補充兵役(之後統合為補充兵役)或是第二國民兵役,實際上離接受徵召非常遙遠,但也有人在沖繩發生地面戰期間受到徵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