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蒋介石与中华民国台湾的形塑kindle版mobi,azw3本书探讨的重点之一是「中华民国和台湾究竟是什么关系?」以及「台湾的主权地位到底何去何从?」;另一重点则是蒋介石这位「意外的国父」,在一九五○年三月「复行视事」后,他的态度与决策,左右了台湾往后数十年的外交政策与命运。透过国史馆近年来逐一公开的两蒋档案,汪浩还原历史,揭露台湾当年在面临内忧外患时,蒋介石心里的担忧与愤恨,反省与自励。
二战战败后,日本于一九五一年签订《旧金山和约》,正式放弃对台湾、澎湖的主权,但并未明言将台澎归还给哪一国,造成「台湾主权未定论」。因为缺乏明确的法源依据,直到二○二○年的今天,台湾的国际地位依然备受争议,国民党认为中华民国拥有台湾主权;民进党内部主流观点则认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独派诉求「修宪、正名、独立」,将台湾与中华民国彻底分离;也有人认为台湾仍处于「战后由联合国托管」的状态。
下载:《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台版)mobi,azw3》
本书的文字流畅、引证详实、描述细緻、论点清晰,对于各种议题有面面俱到的剖析,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利用新公布的材料描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例如以多种档案之对照来剖析国际外交的折衝、以日记探讨蒋介石面对各种情境时的内心感受等,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入的认识,不过本书也显示出作者独特的视角。阅读本书让我想到十九世纪美国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白鲸记》(Moby Dick),书中的一个著名隐喻是:「大海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心中的渴望」。其实历史也像一面镜子,从历史的大海中,我们看到的也是自己的渴望。
如果上述的比喻可以成立的话,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渴望,而共识的形成或许就在于阅读彼此的历史,并且多方对话。同时,历史也绝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仍有其基本的学术规范,亦即胡适所谓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对我而言,本书的趣味正在于书中提出了一些具争议的历史诠释,让不同观点相互参照、彼此激盪。以下几点是我对本书观点所提出的若干商榷。
首先,作者认为蒋介石「复行视事」是违宪的军事政变。这个历史诠释在某种程度上配合「台湾地位未定论」,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二年间,蒋介石是在盟军认可下,自战败国日本手中接收台湾,代表盟军军事占领台湾。李宗仁又潜逃美国,蒋介石的复行视事容或有争议,然受到许多人的支持,且其后他的总统任期(一九五四至一九七五年)均为透过合法方式选出,这与「军事政变」并不相同。此后,中华民国又在《中日和约》裡与日本达成协议(日本并未与中共签约),本书在第九章有详细的描述。该约文字上虽然未明确提及主权转移,但实质内容已将台湾主权转移给中华民国,蒋介石并坚持该约「不能涉及于大陆领土主权丝毫损碍之语意」,而极力维护「中华民国政府为代表全中国主权之政府」。蒋介石或许因国际压力对条约文字有所妥协,出现模糊状况,然不宜论断他「承认中华民国领土不及于大陆」。
再者,《中日和约》第四条废止一九四一年之前,中日之间所有的条约协定,台澎自然恢复为《马关条约》前的中国领土地位。一九五四年美国与中华民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协防台、澎、金、马。一九五二至一九七二年之间,中华民国与日本维持了正式的外交关係,可见《中日和约》的签订使中华民国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得到重新认定。总之,「中华民国台湾」的起源不宜简单归之于「军事政变」的「借壳上市」,而是涉及一九四九年前后中华民国的连续性,以及更複杂的战后国际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