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mobi,azw3

中国
书名: 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作者: 张晖 格式: AZW3 出版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mobi,azw3主要包括诗史”说的最初形态:重读《本事诗》、李白故事与“诗史”概念的产生、孟棨“诗史”说的理论背景:《春秋》义理与“缘情”、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宋代“诗史”说的历史分期、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间“诗史”概念的内涵、徽宗、钦宗朝(1101—1127)、“诗史”概念的内涵等内容。

下载:《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mobi,azw3

杜诗文备众体

陶宗仪在《说郛》卷六十七引释普闻(1130年前后在世)的话:

老杜之诗,备于众体,是为诗史。近世所论:东坡长于古韵,豪逸大度;鲁直长于律诗,老健超迈;荆公长于绝句,闲暇清癯。其各一家也。

杜诗“备于众体”的说法,其实苏轼(1037——1101)在《辨杜子美杜鹃诗》就已经提到:

且子美诗,备诸家体。

秦观也说:

犹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

他们强调杜诗的“文备众体”,说明杜诗可以凌驾于众多诗人之上,具有一种文本的超越性。但正如前文所说的重视杜诗的用典一样,“文备众体”之说亦是杜诗学中的常见命题,只不过释普闻将之纳入“诗史”概念中来谈而已。

这一说法对后世的“诗史”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明代复古诗论十分重视“诗史”概念,但他们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辨体,这和“文备众体”的思想简直是背道而驰。这或许是导致“文备众体”说不受重视的缘由之一。

在徽宗、钦宗朝,“诗史”概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是杜诗实录的观念不断得以深化。杜诗中的年月、地理、尺寸、人物等,都已经被多数人视作真实无疑的史实。

其次是开始关注杜诗的文学性,比如强调杜诗的文体优越性(文备众体)、叙事功能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宋人模拟杜诗有关,当时整个诗坛对杜诗的声律、用词遣句、比兴手法等创作技巧上的问题均津津乐道。

所以在讨论“诗史”时,宋人很自然地将学杜的心得如叙事、文备众体等问题放到“诗史”说中来加以理解,由此拓展了“诗史”概念的内涵。

下载:《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mobi,azw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