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半生緣:余英時、錢新祖交鋒始末epub,azw3电子书下载。本書揉合歷史與小說的寫作方式,以錢新祖跟余英時在學術上的交鋒作為骨幹,揉合了傳記、回憶錄、小說、紀實文學的寫法,刻劃出錢新祖在美國成為一個明代思想史家的心路歷程:從留學到成為美國大學教授、從服膺實證主義到潛心宋明理學、從批評余英時到為其所噬、從「他鄉」易位為「家」的美國到台灣中國香港的旅行、從單戀到贏得美人歸的人生的軌跡。
本書特色:
◎揭露學術界競爭內鬥的黑幕。◎以更寬廣視野描寫留美學生的諸多面向,如實呈現當時的政治氛圍,如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保釣運動、黑名單等。◎揭穿余英時的雙面性,以及他如何以偏頗且長達43頁的「書評」摧毀錢新祖。
书名: 留美半生緣:余英時、錢新祖交鋒始末
作者: 江勇振
格式: AZW3, EPUB
狗屎事件
吉姆不但幫忙錢新祖申請到「河濱」的獎學金,而且幫忙錢新祖找到了一個很特別的免費住宿的地方,除了讓錢新祖省下了房租的費用以外,而且讓他能夠得以體驗美國家庭的生活方式。
吉姆聽說校園附近有些家庭會用交換的方式讓學生免費去住。他到處打聽,居然皇天不負苦心人,讓他在學生報上看到有一家在找一個學生去他們家住,不用付房租,只要幫他們剪草。一個星期六下午,吉姆開車載錢新祖去面談。剛到美國的錢新祖對距離、車速、房子建築的樣子一點概念也沒有。他只知道跟著上車,到了跟著下車。到了目的地的時候,他也沒有仔細地看房子的外觀。
這個家庭的主人是J夫婦。他們多年來一直都有一個學生住在他們家。夫婦倆看起來很和藹可親的樣子。他們問了他有關台灣以及他一些個人的問題。由於他英文會話的能力有限,他回答得非常簡短,而且結結巴巴的。最讓他驚訝的是,J夫婦當下就作了決定,要讓錢新祖去他們家住。他們很坦白地說,從來就沒有過一個亞洲學生住他們家,他們想要有一個不同的經驗。他們告訴錢新祖說他第二天就可以搬進去,只要帶自己個人的東西去就可以了,其它東西都用他們家的。
J先生是一個心臟科醫生,J太太是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他們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但都已經長大離開家了。他們家是一棟三層樓的磚頭建築,但那麼大的一棟房子,就只住了他們夫婦倆,一隻狗,和一隻貓。
J夫婦的房子有一個相當大的門廊。進了大門,向左轉就是一個寬大的客廳。跟客廳銜接著的,是他們正式的飯廳。從飯廳往後走,或者是經過一個門,或者是走出來廊道上再往後走,左邊是早餐室,右邊是廚房。再往後走,就可以從廚房打開門走下去一個很大的後院。錢新祖的房間在二樓。上了樓梯以後,往左走,向房子的前方走到底就是J夫婦的主臥室。上了樓梯往前走到底就是錢新祖的房間,也是一個套房。從錢新祖的書桌前的窗子看出去就是後院。
錢新祖從大學開始,就已經養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他搬進了J夫婦家次日上午並沒有起來跟J夫婦一起吃早餐。當時的他,完全不懂得美國的禮儀。J夫婦會預期他早上起來跟他們互道一聲早安嗎?他們會不會預期早餐應該跟他們一起吃呢?這些都是他從來沒想過的問題。他是聽到了J夫婦在樓下早餐室吃早餐、走動的聲音,但他還是繼續賴在床上。一直等到J夫婦關上門出去,坐上車子,發動引擎以後,他還是一動不動地留在床上。多年以後有一次回想起來,他猛然驚覺那也許是一種下意識的逃避的行為。那也就是說,逃避他必須使盡全身的氣力說英文的場合。當時的他,有很好的藉口,因為他們已經說好,錢新祖早餐吃他們的,晚餐則用他們的廚房自理。換句話說,他們是各吃各的,沒有必須要一起用餐的約束。
……
脫胎換骨
從「河濱」分校轉到哈佛,是一個在空間與視覺上的轉變。「河濱」校園空曠,往東望去還可以仰望海拔三千英尺的「盒泉山」,哈佛則是藏身在都市裡。從面向「哈佛廣場」(Harvard Square)的門走進校園,就是那名為「哈佛園」(Harvard Yard)的哈佛最古老的校區
「哈佛園」面積不過二十二英畝。在這並不特別寬廣的空間裡,哈佛有名的「外德納圖書館」(Widener Library)、「歐戰陣亡校友紀念教堂」(Memorial Church)、教學樓、大一學生宿舍、以及各個獨具一格的二、三、四年級宿舍都聚集在其間。
相對於「河濱」校園的空曠,在台北長大、都市人的錢新祖喜歡建築林立的「哈佛園」,覺得它顯得親和,有人氣。校園裡除了熙熙攘攘往來的學生以外,還夾雜著全世界慕名而來遊覽的觀光客。「哈佛園」裡觀光客最愛佇足拍照的地點,就是「大學樓」(University Hall)外的「約翰.哈佛雕像」。有關「約翰.哈佛雕像」,錢新祖在經過的時候不知道聽過了多少種導覽員的解說。其中,他最喜歡的,是稱呼它為「三個謊言的雕像」(Statue of Three Lies)的說法。這「三個謊言」所指的是:一、雕像基柱上稱他為創校者。事實上,他不是。二、雕像基柱上記一六三八年為創校年,事實上應該往前再推兩年。哈佛是在一六三六年成立的,但不叫哈佛。為了訓練神職人員,殖民時期的「麻州州議會」通過了成立「新學院」(New College)的議案。哈佛後來會叫作哈佛,是因為約翰.哈佛的善舉。約翰.哈佛是一個神職人員,卒於一六三八年。他在死前,把他一半的財產以及六百本的藏書捐贈給「新學院」。為了紀念這個善舉,「新學院」在一六三九年改名為哈佛大學。三、雕像上的約翰.哈佛不是他本人的長相。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約翰.哈佛的長相。「約翰.哈佛雕像」是在一八八四年揭幕的。塑造這個雕像的藝術家是丹尼爾.法蘭奇(Daniel French),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陳列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裡的「林肯雕像」。「約翰.哈佛雕像」的頭部用的模特兒是哈佛一八八二級的學生謝曼.赫爾(Sherman Hoar),他後來當過國會議員和地方檢察官。最讓錢新祖莞爾的,是那個稱呼其為「三個謊言的雕像」的導覽員所說的一句話:「雖然『約翰.哈佛雕像』上的約翰.哈佛不是他本人,但捕捉住了他的精神。」其實,這句話不是錢新祖所碰巧聽到的那個導覽員的獨到之見。那就是哈佛大學校方的立場:那雕像雖然不是約翰.哈佛本人,但它反映了哈佛大學所服膺的價值的「體現」。對於這個強詞奪理的說詞,有人揶揄這是第四個謊言。
從「河濱」分校轉到哈佛,是錢新祖在人生旅途上一個重要的的轉捩點。他喜歡哈佛有許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為它的圖書館。「哈佛園」裡的「外德納圖書館」是其中的一個;另外一個就是從「外德納圖書館」步行五分鐘就可走到的「哈佛燕京圖書館」。走出「哈佛園」的北門,東邊是「內戰紀念堂」(Memorial Hall),前方則是「科學中心」(Science Center)。沿著「科學中心」前的路順著「柯克蘭街」(Kirkland Street)往下走,在看到了左手邊的「威廉.詹姆斯樓」(William James Hall)的時候,就到了「神學院路」(Divinity Avenue)。左轉進入「神學院路」以後,很快地就會看到右手邊一棟兩層樓的紅磚建築,那就是有名的「哈佛燕京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