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epub,azw3电子书下载。向編輯學思考,就能從新思考、新角度、新方法觀看世界,面對龐大情報,就能勇敢拆解、重組、整合。身處凡事無法預測的新常態時代,正是磨練編輯能力的最佳時機,讓我們不是等待變化,而是創造變化!
本書作者安藤昭子師承日本著名的編輯教父松岡正剛,安藤將松岡傳授的編輯手法,濃縮為10種編輯常用的思考法,以實例、練習和解說,幫助我們找到學習觀看世界的新角度。
书名: 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
作者: 安藤昭子(ANDO Akiko)
格式: AZW3, EPUB
「跳脫」成見的方法
察覺思考框架
我們打從一出生便不斷地探索與認識身邊的世界,並從中獲得各種思考框架。
「方法01」提到了「框架問題」、「符號接地問題」這兩個屬於人工智慧的難題,而這兩個難題也讓我們察覺那些習以為常的思考邏輯有多麼複雜與高階。
不管是決定今天要穿的衣服,或是看到相聲而笑出聲音,或是在開會的時候說明資料,都一定是透過某種思考框架理解上述這些情況,或是做出反應以及與別人建立溝通管道。
MIT(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研究所創辦人,同時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閔斯基(Marvin Lee Minsky,一九二七─二○一六)曾以「框架」與「架構」這兩種概念整理大腦的構造,這也是利用電腦說明人類知識構造的創意。
閔斯基提出的「架構」(schema)指的是用於處理腦中資訊的基本知識區塊,各位可將這個知識區塊想像成思考所需的架構、器具或是容器。
「架構」(schema)通常是指圖解、圖式、邏輯構造,若念成德文的發音,則是代表醫師畫在病歷的圖解,而在科技世界裡,schema又代表資料庫的構造設計圖或是程式設計語言的手冊。
「schema」這個單字也很常於商場出現,主要是指具有某種架構的計畫或策略,通常會說成「事業架構」、「銷售架構」,而「事業架構」通常是比「事業框架」更加具體的計畫。
因此各位可以把「schema」視為一種讓具體的事物進行某種程度抽象化的架構。
活用「架構/框架」:「搞笑」的編輯力
統整前述這種架構的體系稱為「框架」(frame),而框架就是理解某種概念所需的背景知識,只有具備「框架」這種背景知識,才能了解事物的意義,而一個「框架」通常是由多個「架構」組成。
若是沒有「架構」或「框架」,我們每次都得從零開始了解事物。即使是在這個當下,我們也是透過「讀書框架」之中的「書籍架構」、「閱讀架構」閱讀本書,所以視線會由上而下移動,也會不假思索地用指尖翻頁。
假設沒有上述的框架或架構,我們就必須從零開始思考「讀書」這個行為。進一步來說,這世上充斥著各種層級的框架與架構,有些像是「讀書」這種普世的框架,有些則是各地區或民族特有的框架。
這種於不同地區產生的框架差異就稱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