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涛理论大集(套装共3册)epub,azw3电子书。周金涛先生,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书中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包括股票、商品、美元、黄金以及房地产等在内的所有大类资产类别,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翔实的数据论证以及严密逻辑推演带领读者领略周期理论、结构主义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完美契合。
周金涛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投资家,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投资领域。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康波周期理论:康波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波动,周期长度约为50-60年。周金涛认为,康波周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所有经济周期的根源。康波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增长迅速,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萧条阶段,经济陷入衰退,物价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在复苏阶段,经济开始复苏,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朱格拉周期理论:朱格拉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中周期波动,周期长度约为10-20年。周金涛认为,朱格拉周期是经济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康波周期的组成部分。朱格拉周期可以分为扩张、衰退和复苏三个阶段。在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复苏阶段,经济开始复苏,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库存周期理论:库存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短期波动,周期长度约为1-2年。周金涛认为,库存周期是经济发展的微观环节,是朱格拉周期的组成部分。库存周期可以分为库存增加、库存下降和库存调整三个阶段。在库存增加阶段,经济增长加快,企业增加库存,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库存下降阶段,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减少库存,物价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库存调整阶段,经济开始复苏,企业调整库存,物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基于上述理论,周金涛提出了“大宗商品投资三原则”:
顺周期投资:大宗商品价格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因此,大宗商品投资应顺应经济周期进行。在经济繁荣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衰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
逆周期投资:大宗商品价格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因此,大宗商品投资应逆向经济周期进行。在经济复苏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萧条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
周期投资:大宗商品价格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因此,大宗商品投资应周期性进行。在经济繁荣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衰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复苏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萧条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
周金涛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和投资决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书名: 周金涛理论大集(套装共3册)(周期波动尽平生)
作者: 周金涛
格式: AZW3, EPUB
大拐点与新起点
当我们在4月提出大拐点的论断之后,目前市场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小周期的回落似乎已经达成一致,但是对于全球乃至中国经济的中期趋势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市场之所以在2500点放缓了节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三个看不清楚:第一,本次库存周期回落的时间和幅度看不清楚,也就是对底部的点位不能确定;第二,对2010年下半年经济探底之后,2011年中国经济何时能够重新上升或者能否重新上升存在着分歧,这实际上就是个新起点问题;第三,与第二点直接相连的就是,对世界经济长期趋势以及中国经济工业化能否顺利升级的分歧。这三个看不清楚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新的起点问题,而这个新的起点则涉及两个转换,即短中期看是库存周期向中周期的转换,中长期看是中国工业化起飞结束后向走向成熟的转换,也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二次去库存远未到底
对新起点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对市场调整目标的分歧,2500或者是2200之间的区别实质是有限的,而对两个转换和新起点的思考才是布局未来的关键。就第一个问题而言,自4月开始的全球领先指标的趋缓以及中国钢铁价格的下跌已经宣告了全球和中国二次去库存的开始。但是,关于二次去库存的强度,迄今为止仍是无法研究的,因为研究程度本质就是研究总需求的问题,这一点是难以完成的。而二次去库存的时间是可以研究的,按照经典的库存周期实证经验,二次去库存的主要下降阶段将经历3~5个季度的时间,从而由此判断,最早在2010年的第四季度,中国的二次去库存才有可能进入尾声。所以,无论如何从时间上无法确认此时即是二次去库存或者市场的底部。
关于二次去库存的底部,可以从二次去库存的根源来寻找。二次去库存的根源表面上看是需求增速的回落和资金成本的提高,实际上二次去库存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中的投机需求和由此带来的成本的重新回升,也就是通货膨胀问题。从这个逻辑出发,中国的二次去库存一定会大大严重于欧美的二次去库存,这也是我们认为本轮二次去库存中国经济和市场经历的调整要比欧美更深的核心逻辑。而另一个路径是,我们可以从产业链上观测二次去库存的动态过程,由于二次去库存必然存在着从投资品开始向下游和上游的传导,所以其经历的时间就是在产业链上传导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观测价格是最简单的方式,价格的回落是二次去库存的必然过程,所以,通货膨胀的阶段底部也许就是二次去库存的底部。从这个意义上看,二次去库存刚刚开始而不是已经结束。关于二次去库存的程度问题,我们运用产业链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敏感性测算,将于近期推出。
新起点:关于中周期的思索
实际上,市场担心的并不真正在于所谓的短期二次去库存,二次去库存是否超预期只会决定指数是跌到2200还是更低,而市场担心的是随后的新起点是否会出现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经济周期理论,在库存周期复苏之后,理应出现朱格拉中周期景气,从理论上看,这符合经济周期理论的惯常经验,但是,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
其一,朱格拉中周期景气的核心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所以,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应该存在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少从目前看,市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是下降而不是上升,对周期性行业的态度是抛弃,所以,市场本质上并没有中周期景气的预期。按我们的观点,市场对投资的回落反映的是对固定资产投资被政策刺激所透支之后的一种中期预期,目前市场对以房地产产业链为核心的基建类投资周期性行业的抛弃实际上是一种中枢下移的预期,这种投资中枢会下移的反应显然是正确的。只不过,当新的投资中枢确立之后,投资一样会存在波动,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一样会有中周期的繁荣,所以,中周期景气理论上会存在,但其核心驱动力和出现的时间才对市场更有意义。
其二,如果理论上确认中周期繁荣的存在,其核心的驱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市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也反映的是一种中期转型预期,而不是一种周期繁荣的预期。在经济周期理论中,从不可能把某项独立的技术作为中周期拉动的标志,技术创新是个典型的长周期问题,所以,某些技术扩散或者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拉动传统产业的改造而引致中周期繁荣。因此,对未来增长点的寻找还是要集中于更切实际的传统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一点如果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逻辑相结合的话,在我们看来,如果未来会出现中周期景气,大概率事件是其拉动力来自于设备投资领域,这就是基于劳动力替代的典型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