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epub,azw3电子书。以蒙古人類學者的視角,回溯中國穆斯林的前世今生,重新理解中國西北部的民族多樣性,尋找被隱藏的「伊斯蘭中國」。
蒙古族出身的人類學家楊海英留意到這種獨特的文化構成,為了釐清這片土地上複雜的文化關係,他親自前往中國西北,走訪「伊斯蘭中國」的穆斯林族群,探索這片土地的文化內涵,呈現出蒙古與之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书名: 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
作者: 楊海英,暗读网
格式: AZW3, EPUB
對追求單一蒙古的反省
身為蒙古人的我之所以會關注伊斯蘭社會,原因之一是對於蒙古被單一化的傾向,感到有反省的必要。畢竟,蒙古本身一直是個富有多樣性的集團。
在歷史上,北亞、中亞遊牧民集團的「民族認同」,其實不像今日這樣強烈。當匈奴強大起來,所有的遊牧民族就都自稱匈奴;其後,突厥興起,這些馬上的男兒又集結在突厥的軍旗下。對十三世紀蒙古帝國誕生後,草原遊牧民的改換門庭,波斯史家有著以下的描述[4]:
現在稱為蒙古的突厥各部族,在古代其實都有自己專屬的部族名稱……(中略)可是,隨著成吉思汗及其部族的興盛,過去的突厥各部族眼見成吉思汗自稱「蒙古人」,也就跟著稱自己為「蒙古」了……
就像這樣,蒙古這個名稱,也只是在歷史之流中塑造出來的產物;而「蒙古」這個詞成為民族的名稱,則是要到更晚的時代了。
現在,蒙古民族分別居住在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境內。在這個被統稱為「蒙古族」的集團內部,其實有著形形色色的種族團體。相較於蒙古族中將自己的歷史與成吉思汗或遊牧等要素相互結合的壓倒性多數派,其他各種族團體則分別具備自己獨特的歷史認知。伊斯蘭,便是這種獨特的認知要素之一。
比方說,在蒙古國西部,有一個名為「胡同人」的集團。他們原本是突厥裔,但和蒙古人共同生活了相當長的一段歲月,因此忘記了突厥系的母語,唯一留存下來的,就只有伊斯蘭信仰而已。除了蒙古國西部,胡同人也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阿拉善地區。本書將會從內蒙古自治區胡同人的自我認知出發,針對現在不管自己或外界,都被認定為「蒙古族」的這群人的實際狀態,進行相關報告(參照第三章)。
……
復興清朝的夢,以及和現代中國的合併
中午過後,我們抵達了保安鄉。小小的保安城,坐落在煙墩山的山腰上。過去,穆斯林保安人就是翻越煙墩山展開逃亡。保安城的城牆,如今只剩下一點殘跡,當地人利用城牆的一角,建立了地方的中學。
我試著在城內漫步。在距離中學不遠處、城內的中心地帶,有著過去都司衙門的殘跡,現在作為幼稚園之用。雖然是個看起來和普通民家幾乎沒什麼兩樣的衙門,但在過去,這裡卻曾是夢想復興清朝的男人與擁護中華民國的人們之間,展開熾烈戰爭的場所。
清朝皇帝在一九一一年發表退位宣言後,中華民國成立。然而,有一名身為大清帝國皇室末裔、自稱「六皇子」的愛新覺羅.呂光組織了宗社黨,奔走各地,呼籲復興清朝。呂光在一九一五年從東北滿洲經內蒙古進入甘肅,他以「承制總督內外勤王忠義馬步全軍一等忠順公」的名義聚集士兵,打著「助清滅民」的口號進攻河州(臨夏),但未能成功。一九一六年初,呂光在同仁隆務寺活佛的支持下抵達保安城,立都司衙門為自己的王府。他不承認民國年號,而是繼續使用末代皇帝的宣統年號。「六皇子」的熱心支持者中以藏人為最多,其他也包括了「土人」及漢人。
呂光這位「六皇子」宣稱,蒙古國的騎兵不日將南下,自己也將攻下西北重鎮蘭州。中華民國眼見事態嚴重,於是命令甘肅提督馬安良與甘邊寧海鎮守使馬麒出兵鎮壓。穆斯林軍閥立刻出動大軍;五月,呂光在今日的貴德縣內被馬麒軍隊逮捕,移送西寧後遭到絞死。「六皇子」復興大清帝國的夢想,就在西邊的青海湖畔畫下了句點。
鎮壓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回亂、成為清朝忠臣的馬占鰲與馬海晏一族,在清朝末期的一九○○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竭盡忠誠地保護皇帝,因此獲得了和滿洲人過去的盟友——蒙古人,幾乎同等的地位。然而,這些穆斯林菁英軍人,一旦在西北地區鞏固了軍閥政權的地盤,且利益獲得中華民國認可後,便輕易地忘卻清朝帝國的恩賜,絲毫不允許它重振旗鼓。保安城內的這座小小都司衙門,毫無疑問正是這段興亡盛衰的記憶象徵。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在同仁地區推行了過激的公有化政策,以及否定宗教的運動。就在人民解放軍經青海,對西藏全境發動急遽侵略的一九五八年四月,同仁地區爆發了以「保護宗教民族」為宗旨的大規模反抗運動,現代中國稱這次反抗為「叛亂」。這場「叛亂」和甘肅南部的藏人居地相互呼應;當時同仁縣的人口約有三萬人,其中就有超過兩千人以上參加「叛亂」。這次,這些「叛亂者」遭到了共產黨的鎮壓;「一九五八年叛亂時,有三百七十二人遭殲滅、六百五十八人遭逮捕,但鎮壓難免有些過度之處。」政府編纂的《同仁縣志》用相當謹慎的語氣,寫下了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