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mobi,azw3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著名汉学家、《管锥编》译者艾朗诺“重塑”李清照,你所关心的关于李清照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海外汉学丛书 2)mobi,azw3一部关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作者在古今浩繁的相关资料中爬梳抉择,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认为后人对李清照一代才女形象的认知和看待她的立场经历了层累性的改变,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惯常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的产物,只有经过传统这一棱镜的折射后,李清照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后人为了强化她的传统形象,在明代结集的李清照的作品中,甚至混杂了后起的拟伪之作。作者将数世纪以来外加于李清照的累赘层层剥离,以重构一个接近本来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橥数世纪以来颇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李清照对读书作文的看法:

有时,李清照会提及读书习文在她生活中的意义,尽管着墨不多,但足以看出平日里的阅读创作对她而言非常重要。考虑到当时抵制女子习文的风气相当普遍,李清照对创作的痴迷实属罕见。耐人寻味的是,她从未对自己积极投入于写作流露出丝毫歉意或犹疑。

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有一段描述了李清照平日阅读的文字,这篇自传性后序附在她丈夫为碑铭拓片所作的学术笔记之后。文中记叙了二人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度过的时光,其时她的丈夫赵明诚正赋闲在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虽处忧患贫穷,而志不屈。

此番动人的描述后来衍化为李清照与她丈夫间的趣闻——他们经常就读书习文展开较量,后人对此津津乐道。别有意味的是,李清照从未说起丈夫在游戏中获胜,听上去好像她才是常胜赢家。我们也许好奇,为什么在游戏中胜过她丈夫让李清照如此开怀大笑?获胜固然可喜,但李清照的胜利却意义非凡。赵明诚曾入太学,在那里接受了最高水平的古典学习,出色的学识也帮助他谋得官职。但李清照似乎对家中的学术文献更为熟稔,几乎过目不忘。人们不会想到一位妻子会在较量学识的竞赛中胜过丈夫,而这却使李清照的获胜趣味横生。

夫妻间也会较量写作水平。李清照去世后不久,文人周煇就在他的笔记中写道:

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1128—1129),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

对李清照的早期评论:

李清照对创作的全身心投入,令世人匪夷所思,他们并不习惯女子如此严肃地对待创作,更何况她文采斐然。李清照的作品在她生前就传播开来,易安词刻本流布广泛、反响极佳。针对李清照的早期评论很有价值,不仅因为其内容生动有趣,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人所身处的文学创作环境。当时的时代语境对今人而言已相当陌生,而历史地评价李清照作品时,我们必须将其纳入考量。

大多数的早期评论言及李清照作品时,即便赞誉有加,也会挑明她的女子身份。这并不出人意料,毕竟流传于世的女性作品少之又少。这些评论无一例外地暗示李清照的确是能文女子,可无论其作品有多出色,她的才华仍受到性别的制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明诚之侄谢伋的评论,他在其文学批评笔记中提到了李清照写给亡夫赵明诚的祭文,由骈体(“四六文”)写就,他引用了其中的若干骈语,并称之为“妇人四六之工者”。

另一种文学评论则将李清照的才华与身世相结合,既赞许其文才,又谈及她在赵明诚去世后于1132年改嫁,旋即同第二任丈夫离异之事。这种处理方式在南宋及后代史料中很常见,此处试举三个例子,首先是胡仔的评论: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綦崈礼)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下载: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mobi,azw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