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epub,azw3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epub,azw3电子书。毛澤東為什麼發動一個接一個的「群眾運動」?他的「群眾路線」和個人崇拜有何種關係?迄今為止,研究毛澤東者的注意力都放在毛澤東的意識形態上,本書完整呈現毛澤東的個性和對權威的渴望。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十年代政治》認為毛澤東統治下的北京政權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超凡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其基礎是被統治者對某一個特定領袖的崇拜和忠誠,因為他們相信他具有超越凡人的天賦(charisma), 無論此種超凡天賦是實際存在的,還是假設的,甚至是偽稱的。換言之,中國人對國家權威的俯首聽命是基於他們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本書通過研究毛澤東如何炒作朝鮮戰爭、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高崗事件、反胡風和肅反運動,以及台海危機和中蘇分裂,揭示他如何打造自身的超凡權威。

中國五○年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的政治思想和領導風格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毛澤東在中國五○年代的政治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和政策,旨在推動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

在五○年代初期,毛澤東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鼓勵人民大踏步地推進農業集體化和工業化。然而,這一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農村集體化過程中的過度集約和過度擴張導致了農業生產的大量失敗,造成了嚴重的饑荒和人員傷亡。這場災難性的政策失敗被認為是毛澤東的一次嚴重錯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隨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毛澤東再次發動了一場極具破壞性的政治運動。這場運動的目標是清除所謂的「資本主義路線」和「反革命」勢力,並重塑中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然而,文化大革命導致了中國社會的極度動盪和混亂,並造成了大量的社會破壞和人員傷亡。許多知識分子、文化人士和政治精英都受到迫害,學校、工廠和其他社會機構幾乎完全停工。

书名: 紅太陽的灼熱光輝:毛澤東與中國五○年代政治
作者: 盛慕真
格式: AZW3, EPUB

人民的救星,大殺罪惡:1950-195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頭兩年真是改天換地的多事之秋。作為中國的最高決策者,毛澤東不僅要決定是否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朝鮮和是否出兵入朝;他還要選擇中國政治體制的基本走向:繼續「新民主主義」還是確立「無產階級專政」?在1950年10月,毛澤東一改初衷,放棄他本人提出並持之以久的「新民主主義」政體,開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策和體制。其信號就是發動毛澤東時代的第一個群眾運動:鎮壓反革命;以「階級鬥爭為綱」實際上起源於1950-1951年的鎮反運動。

研究鎮反運動的學者大多主張政權鞏固論(regime consolidation)。他們認為,就如法國革命和俄國革命一樣,中共以暴力奪取的政權,必須用暴力來鞏固,特別是當新政權面臨國內外反對勢力的嚴重挑戰。01這一理念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並不全面。手段服務於目的,手段也可以修正甚至改變目的的性質。當羅伯斯比爾和雅格賓黨人把成千上萬法國人送上斷頭台之際,即是反對帝王確立民主的法國革命的壽終正寢之時,拿破崙稱帝與波拿巴皇朝復辟也為期不遠了。鎮反運動不僅鞏固了中共政權,同時也改變了中共政權,因為該運動的規模之大,對社會心理和機構的衝擊之深,必然要影響政權與民眾,國家與社會的關係(state-society relations),從而改變北京政權的性質。

當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後,國共之間的摩擦和爭鬥日趨激化。這種爭鬥不僅在於軍事地盤的控制,例如皖南事變,同時更是一種政治鬥爭:何黨代表戰後中國之未來?毛澤東於1940年和1945年分別發布《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批判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同時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分享權力的「新民主主義」政體。抗日戰爭結束後,由於腐敗無能、內戰失利和通貨膨脹,國民黨政權江河日下,而共產黨和毛澤東的聲譽卻蒸蒸日上。眾多市民真心實意地上街遊行,歡迎解放軍進城部隊,是因為他們希望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將是一個和平與民主的社會。他們的希望會實現嗎?

……

從整風到反右運動:1956-1957

毛澤東忽左忽右,變化無常,已為歷史所證明;但是他政治路線的左右搖擺最為激劇的時期,莫過於1956-1957年。如前所述,他在1955年12月還大講階級鬥爭。並要在「1955年和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將鎮壓大約二百萬敵對分子」。時隔僅僅四個月,他又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還要大家都去看昆劇《十五貫》。79如果《武訓傳》是「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那麼歌頌蘇州知府大人況鐘的《十五貫》卻「應該到處演」呢?到了中共八大期間,毛澤東認為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1956年9月22日,他對義大利共產黨代表團說:

蘇聯在階級消滅以後,當國家機構的職能喪失了十分之九時,當階級鬥爭已經沒有或已經很少的時候,仍找對象,大批捉人殺人,繼續行使它們的職能……客觀形勢已經發展了,社會已經從這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這時階級鬥爭已經完結,人民已經用和平的方法來保護生產力,而不是通過階級鬥爭來解放生產力的時候,但是【史達林】在思想上卻沒有認識這一點,還要繼續進行階級鬥爭,這就是錯誤的根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