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磕正義:709案和中國的人權政治epub,azw3电子书。本書是首部針對「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案」的系統性研究專著,書中從結構面雙向分析「人權律師群體」與「法外主義機制」,即中國人權律師的形成和抗爭、政法委的法外主義和人權政治,深入探尋如何在「法治」名義掩護下,發展出繼承自革命時代的大規模人權侵犯制度,成為一個奉行法外主義的「法外政權」;進而勾畫出「709」案於中國人權運動的貢獻,以及在新冷戰的框架下,中國與全球人權政治的發展圖景。
2015年7月9日凌晨,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宇,躺在家中的床上,門外就響起了激烈的敲門聲。隨後家中電源被切斷,電鑽聲響起,門被破開,二十多位警察蜂擁而入,王宇穿著睡衣就被戴上黑頭套,押送到不知名的地方,被宣佈強制監視居住。就在稍早,凌晨兩點,王宇的丈夫包龍軍在首都機場也與兒子包濛濛一同被拘押。……十天之內,共236人被抓捕、傳喚、約談,其中律師、律師助理和律師事務所的人員多達132人。至2019年7月,「709」案全部涉案人士累計超過321人,涉及25個省份。
709律師案是指中國一系列維權律師及其相關人士被捕、起訴和判刑的事件,始於2015年7月9日。以下是該案的詳細情況:
事件始末:2015年7月9日,中國維權律師王宇等人先後被警方逮捕。此後,數十名維權律師、人權捍衛者和活動人士被捕、約談或失踪。這些律師通常在維權案件、政治敏感案件和信仰自由案件中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
起訴和審判:被捕的律師們最終被指控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尋釁滋事罪等。他們接受了秘密審訊和不公正的庭審。在庭審過程中,律師們通常被限制自由選擇辯護律師、與家人溝通和獲取法律援助。
律師受到的待遇:在被關押期間,律師們面臨身體虐待、精神壓力和限制人權的待遇。有報導稱,一些律師被關押在秘密地點,遭受長時間的單獨監禁和酷刑。
判決和刑期:2016年8月,王宇等數名維權律師在一場集中審判中被判刑。其中,王宇被判處7年徒刑,其他律師也被判以類似的重刑。判決結果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批評。
國際關注和批評:709律師案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許多人權組織和國際機構呼籲中國政府尊重言論自由和法治原則,並釋放被關押的律師和人權捍衛者。
书名: 死磕正義:709案和中國的人權政治
作者: 白信
格式: AZW3, EPUB
中國人權律師團的崛起
從2011年到2015年的「709」,五年時間裡,中國的人權律師群體的結構化進程加速了。其中,彷彿蛻變一般的演化,是在行動主義和結社兩個層面上展開的:第一個層面,是隨著人權個案展開的,維權律師們先後在「北海案」、「常熟案」、和「小河案」三個案件中形成維權律師的集結。因為在常規的刑事辯護中,維權律師們第一次群體性地被司法機關羈押和起訴,為了維權律師們的維權,各地律師先後三次集結,為被羈押的律師們聲援和辯護。事後,在人權律師群體內部,這三次集結被稱為「三大戰役」式的「集團作戰」。在他們集體捍衛律師辯護權利、為程序正義的自我抗爭中,人權意識和人權行動出現了,推動了廣大維權律師們以人權律師相互認同。
在第二個層面上,隨著人權共識的形成和地方政法委干擾、迫害的加劇,也隨著其中人權律師領袖的出現,到2013年,人權律師們正式發起了人權律師團,並且在短時間內就得以擴展至數百名成員之多。此後,以人權律師為主導的中國人權運動逐漸升溫,雖然遭致2015年的「709」鎮壓,但仍堅持至今。
「三大戰役」
第一次大規模的律師集結,發生在2011年的「北海案」。「北海案」的起因是「北海裴金德等人涉嫌故意傷害案」,律師介入辯護後演變成為「北海四律師涉嫌偽證案」。刑事案情始於2009年11月19日,廣西自治區北海市水產碼頭海域中發現一具男屍,死者黃煥海,被警方認定為他殺,裴金德、裴日紅等四人被認定為兇手。楊在新、楊忠漢等四名律師,作為四名被告的辯護人提出無罪辯護,在庭審中證明被告人裴金德等人沒有作案時間、並存在嚴重的刑訊逼供。該案於2010年9月26日第一次開庭,被告人當庭翻供,稱受到刑訊逼供,三名證人出庭作證。爾後,在北海市檢察院書面建議下,三名證人先後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2011年6月13日,四名律師以涉嫌偽證罪名被分別拘傳和監視居住。
在第一時間,北海市司法機關對刑事辯護律師的如此打壓和對《刑法》第306條的濫用在維權律師群體內激起了強烈反應。06月26日,各地律師紛紛自發趕往北海,包括王興、楊名跨、陳光武、李金星(伍雷)、張凱、朱明勇等著名律師,他們與當地的廣西百舉鳴律師事務所(楊在新律師所在所)主任覃永沛律師會合,為身陷囹圄的辯護律師及證人提供法律幫助,並正式成立「北海律師團」。這是律師團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司法實踐中,也因中國法律「甚至排除了律師團這一形式存在的可能」,引發了公眾極大關注。
在2011年9月20日第三次開庭前,還有楊金柱、楊學林、覃永沛、周澤、徐天明、曾維昶等律師趕到加入辯護人團隊,律師李金星並於9月24日在互聯網上公開籌款,獲得75萬元,保證了律師團的順利工作。在10月14日第四次開庭後,連續審理到11月4日,創下大陸刑事審判開庭時長22天的紀錄,且法庭控辯激烈,出庭作證的警察甚至當庭威脅辯護律師。當然,他們已經這麼做了。2013年1月19到20日,楊金柱律師發起的「北海案研討會」在北海召開,全國各地的幾十位律師參加了會議,並簽署了「立即釋放北海案各被告人的呼籲書」。當年2月6日,北海市中級法院最終以尋釁滋事罪的罪名宣判三名被告有罪,但宣判日即刑滿釋放,另一名被告被宣告無罪,楊再新等四名律師被撤銷案件,獲得完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