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pdf。本書藉研究中國對外關係中尤為重要的中美雙邊關係、中國社會持份者對中美關係的回應,以及中國當代民族主義運動三者之間的互動,展示出此運動複雜而非單一的、割裂而多元的本質;提出中國政府、知識份子和社會大眾的民族主義論述,會在不同目的和彼此的默契下,不斷地重塑和重構,並延伸到鄰近地區,成為國境內外的穩定劑。
沈旭暉的21世紀中國民族主義及美中關係研究,理論深刻、實例豐富,對此迫切議題貢獻顯著。中國國民對其國家之觀感,對中國外交政策內容及行為舉足輕重,但沈氏在演繹時,並無過份簡化之,十分值得細讀。
在一齙有趣的中國紀錄片<瘋狂英語〉中,自學成才、行為相當富事議性的中國英語「教師」李陽(1969-),將英語教學化為一場不拘一格的民族主義運動。李陽鼓勵學生用大咳大叫的方式[學習J英語,除為了增強駕馭外語的白信,據說也是使他們不再怕被標藏為「崇洋」,因為這套教學法反覆灌输:要打倒美國,就先要完全明白他們;學習英語,為的就是戰勝美國。這個「瘋狂」姿態一方面揭示了不少中國人對擁抱西方文化的熱切渴望,可說支持了以上前关成總統克林顿提道的[外望的中國」;但如此歐斯底里、很不「靠譜」的英語學習法,又似對應广克林頓口中受民族主我疆策、「内向」的中國。要明白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除了「威脅」和「友善」兩者,是否有另一套方法?雖然中國官方不談「中國民族主義」,只談「愛國主義」,以免與世界其他民族主義案例相提並論,但本章將解釋何以「爱國土義」不能简單涵蓋上述行為,一個[多元式中國民族土義」框架卻可以。用其座名字呼唤它,董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就像〈瘋狂英語》一樣,難以用摩尼教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去界定。一個不民主的中国,是否就如美凤漢學家柯慶生(Thoms J. Christensen)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