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紀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epub,mobi,azw3电子书。繼《中華秩序》之後,當代中國研究學者王飛凌 「中國三部曲」最新續作!首次以大量詳實的紀錄和數據,全面評估中共黨國的治理方式與社會代價——何以中共付出世界級的治理成本,治理紀錄卻非常平庸?「中共最優化」、「中國次優化」是理解中共黨國運作之道的密鑰!當中國的財富掌控在極少數不受監管、但自信放縱的寡頭手中,「中共最優化」會輸出到全球,把「世界次優化」帶給我們嗎?
隨著中國的經濟及軍事力量雙雙往世界第一衝刺,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政治體系,將益發影響全人類,遠不只是僅僅塑造中國人民的命運及未來。在如此發展之下,評議這個另類的政治體系和獨特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型,以及理解中國社會內部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全世界來說都是迫切之舉。
雖然中國在過去四十年來的經濟表面上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進展,但實際上卻高度依賴於「發展型國家」導向的原始資本主義,以及中共的專制統治和策略性脫離。中共依舊控制和吸收國家資源,而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始終低落。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仍然高度政治化,由中共主宰。中國經濟存在嚴重的低效率、缺乏創新、資源配置混亂和金融泡沫,導致經濟增長的質量持續下降。中國社會經濟的整體表現依然相當平庸,大多次優化,往往表現不佳且成本高昂,長期前景仍存諸多不確定性。
中國的高GDP增長率和巨額外匯儲備,在仔細檢視後,顯得不那麼亮眼。中國經濟的崛起,與日本、南韓等亞洲發展型國家的經驗高度相似,深受其影響,都帶有濃厚的發展主義意識形態色彩。中國經濟起飛關鍵在於華商和海外華人的幫助,以及中共放鬆經濟控制,讓中國人有自主空間謀生。中共的主要功勞在於通過其威權資本主義中央計劃,壟斷資源、安撫勞工,支持出口導向和基建房地產大發展。但這也伴隨巨大成本和問題,進一步拖累經濟效率。
中國正面臨所謂「後發者詛咒」,由於政治現代化不足,難以追趕先進國家的制度和規範,導致經濟發展停滯或倒退的風險。中國體制改革長期虛有其表,致使該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難以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習近平治下,中共重回毛式專制,加強控制和壟斷,抗拒政治經濟自由化,令中國經濟和人民面臨更艱難的前景。長此以往,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動力難免進一步下滑。儘管中國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但整體而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表現依然不算出色,仍深陷發展中國家的行列。
數字遊戲:方法論與認識論札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明顯特點,亦是其獨特治理之下的深遠後果,就是對各種信息系統性且普遍的壟斷及操弄,尤其是統計數據。[5]這是評估中國時遇到的一個重大障礙,特別是在量性資料方面。本書在此將淺析與資訊有關的認識論(epistemology),以使讀者熟悉在研究中國時常遇見的這個關鍵性方法論難題──即使是最認真細緻的觀察家,也經常受這一難題的困擾和誤導。這個簡短札記,也可充當讀者在品味中共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黨國紀錄的豐富生猛滋味前的一道開胃菜。
沿襲歷史上秦漢式帝制統治下為政治目的而嚴格審查、控制信息的悠久傳統,中共始終強制性壟斷中國的所有信息,最近更宣稱「黨要管理(所有各種網絡)數據」。[6]在此壟斷之下,該黨國經常性地、有時甚至是荒謬地,遺漏、隱藏、偽造、篡改、銷毀許多紀錄,尤其是量性紀錄。例如2022年3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二小時視訊會議的「三個半小時」之前,北京就發布了會議內容的官方新聞稿。[7]雖然無所不在又無所不能,中國政府(如果它願意勞駕去收集追蹤這些資料的話)卻不似其他國家會定期公布許多統計資料,更別說是準確、即時、有用地發布這些信息了。中國國家統計局告訴官方媒體,從2008年開始,它「就已經停止收集」政府雇員規模的資料,這對一個長期廣泛執行中央計畫的國家來說,是既不可思議又十分荒唐。目前為止,北京僅在2016年公布過一次其「公務員」總數。[8] 信息不透明也許是中共長久以來高度保密傳統的必然結果:以嚴酷紀律來保護無數模糊地、且經常是臨時性地,被定義為機密的資料;因此,力求降低透明度成了官員們的第二天性。的確,政治壓力經常誘使一個政府不當地隱瞞或扭曲敏感資料,即使在民主國家如印度或美國亦然。但是,正如本書的前篇《中華秩序》所發現的,在中華世界中,由於政府對資料的「全世界性」壟斷及強力的集中單一審查,統治者慣常性審查歷史寫作的衝動和行動,長期以來都是格外的廣泛、有效且有害的;從數量上和質量上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化數字遊戲,也都是舉世無雙。[9]在中國,中共數字遊戲具有系統化了的總體性、集權風格,以及深度內化了的傳統,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有意義的檢視或挑戰;與之相比,在其他國家,特別是有多元開放的信息及事實與來源檢核的民主社會,來自自由媒體的競爭能有力地抵銷政府審查,進而迅速且有效地減輕數字遊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