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mobi,azw3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mobi,azw3电子书。台灣在戰後持續了數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發展成績與南韓並居後進國之首。瞿宛文專論《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探討造就這優異績效的原因,挑戰了當今台灣社會的主流論述。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採取歷史性角度,探究了「發展動力」層面,認為百年來救亡圖存追求現代化的民族動力,高度提升了國府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並促使國府施行土地改革並著重社會公平。然而這歷史條件也隱含了這發展模式的局限,影響至今。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國國共內戰的結束,國共兩黨在中國大陸的分治,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灣,開始實行威權統治,但同時也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和發展計畫,以促進台灣經濟的發展。

书名: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作者: 瞿宛文
格式: AZW3

殖民遺產與延續說台灣版

前文已述及南韓學界對於延續說的爭論,即檢討戰後工業化是否是日本殖民統治的自然延續。對於台灣,既有的文獻對於此一問題有何種回應呢?

自由市場論及現代化學派論者,多會對此問題給予肯定的答案。新古典經濟學中把自由市場及私有產權放在關鍵位置,認為落後國家若能具備這兩大條件,就應該可以自然而然地發展經濟。在這個視野下,台灣戰後的工業化發展或許就是一個不需要解釋的現象,因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確實已經奠立了諸多現代化制度,包括資本主義市場制度與私有產權,同時日本殖民時期農業確實現代化了,而除了製糖工業外,二戰後期日本也在台灣設立了一些軍需工業。

再則,如前述,台灣近年由民主化運動發展出的社會流行論述,以反對國民黨統治為主要目標,並藉由自由市場理論的理論工具,全盤否定國府戰後發展政績,以取消國府統治的正當性。而為了解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成果,就難免先驗性地歸因於「任何除了國府以外的因素」,而實際上此論述主要採取肯定日本殖民統治的立場,認為戰後發展應歸功於日本殖民遺產,雖未正式提出「延續說」,但其實是默認延續說為理所當然,故不必將其「問題化」予以討論。此論述雖然缺乏正式的學術性著作,但卻是深入人心的台灣社會流行論述。

如前述,國際學界中的結構學派對此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東亞經濟成長應歸因於國家干預及產業政策。只是在成長成績最好的台灣與南韓,卻因民主化運動論述的影響,而少有持結構學派說法者,台灣尤其如此。

……

政策思維的重要性

事後看來,台灣紡織產業整體發展的步調,似乎合理「自然」。但實際上,這背後隱含著明確的政策思維,在主導著這一切政策的方向,若非如此整合性發展必難以產生。從一開始,產業政策的目標就是追求產業整體的、長期的發展,並且要極大化產業的發展空間。這樣的思維並非理所當然。如本書第五章第二節已經闡明,尹仲容依據他對未來發展的願景,早於1950年就提出了「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花」的政策方向,清楚的表達了以發展整體產業為目標。而在當時這絕非是無異議的共識。

但要同時扶植上下游相關產業並非易事。因為上下游產業之間同時存在利益與共及利益衝突之處。本地供應的便利性是利益與共之處,但在發展初期先進國產品的價格與品質皆較為優異,因此在此階段,織布業者寧願進口優質低價的日本棉紗,就如成衣業寧願進口日本棉布一樣。

這意味著向後連鎖效果不易由市場「自然」產生。政策推動時必須協調上下游的利益,在推動時如果主事者能清楚顯示其是以整體發展為目標,則阻礙必會減少。更重要的是,政策主導者必須先決定其政策目標為何,以紡織業為例,在「成衣——布——紗——纖維——纖維原料」的相關上下游產業中,要往上游推動發展到何階段,而政策措施則必須與此目標相配合。

尹仲容在1950年就清楚界定當時政策目標是要同時發展棉紡與棉織產業。同樣的,日後台灣經建體制持續推動人纖產業、石化產業與人纖原料產業等作法,可說是延續了早期這種以追求長期產業整體的發展為目標的政策思維。同時,推動工作皆是在已有下游需求的情況下進行,如此以務實態度追求極大化產業發展空間的目標,就成為台灣戰後經建體制的制度使命,這制度是在戰後初期奠立了基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