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mobi,azw3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

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mobi,azw3电子书。為思想季刊的選集,收入七篇力作,深入剖析晚近中國的天下主義、強國主義論述及其相關議題。

書中所收的七篇為:

  1. 重思「日本近代化」:於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年之際(子安宣邦)

  2. 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葛兆光)

  3. 想像「天下」: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梁治平)

  4. 異想天開: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政治訴求(葛兆光)

  5. 民族主義的趨勢與隱憂:本尼迪克.安德森答問錄(王超華、沈松僑)

  6. 探索現代政治情感世界:紀念本尼迪克‧安德森(王超華)

  7. 現代主體的再生: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審視視角(張倫)

想像「天下」: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

2018年央視春晚在北京的主會場之外,設有四個分會場,其中之一設在山東泰安,用的是泰山東麓燭峰腳下「泰山封禪大典」的舞台。一時間,媒體上充斥了歷史上有關封禪的釋義和記載註01。於是,普通民眾都知道了「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註02的泰山封禪,是一樁象徵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盛事。而有35年歷史且已成為國家項目的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選擇泰山腳下封禪大典舞台為其分會場之一,同時以多語種向海內外播出其節目,當然也不單純是為了娛樂。也是在2月,央視春晚播出後3日,央視網推出1分35秒的微視頻《家國天下》,視頻讓人們「透過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家國情懷」,看到「他對家庭、對國家的使命與擔當」。這些節目和視頻,透過電視、互聯網和移動終端設備,為數以億計的觀眾接收和觀看。熟悉近代以來歷史的人,對於這些現象一定印象深刻。因為,出現於上述場景中的那些概念、名號和意象,如家國、天下、封禪、教告、天命、太平等等,曾經是中國歷史上居於支配地位的大觀念註04,而近代以降,這些觀念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傳統,又成為各色革命質疑、批判甚而毀棄的對象,其地位一落千丈,乃至不保。因此,它們在今天的重現,尤其顯得意味深長。不難想見,在這種變化後面,發生了多少社會變革,有多少思潮激盪,又有多少智慮與努力、成敗與希望,潮起潮落,動人心魄。我們因此也想了解,這些變化究竟緣何而來,意義何在,又會把我們引向何方。為此,本文特拈出「天下」這一古時最為顯赫、後歸於沉寂、而於今為盛的中國大觀念,對其近代以來的命運、尤其最近十數年間的復興略加考察。一覽其消息,梳理其脈絡,以明其軌跡,知其所以,究其所以然之故。

古之所謂「天下」,實為一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文明秩序。此道德文明秩序中,天生烝民,王受天命,敬德保民,推廣文教,由中而外,由近及遠。如此建立起來的天下,或狹或廣,可伸可縮,隨歷史條件而變化,卻可以規範家國,安頓人心。古人言「天下」,兼有描述、想像、理想、規範諸成分,因此在古代思想世界中,「天下」觀念既是人倚為認識和想像世界的概念架構,也是人用來證成或批判既有秩序的判準,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天下」這一對古人如此重要的基本觀念,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之際,卻被認為是造成國家積弱的主要原因而受到猛烈抨擊。批評者認為,以「天下」觀念為依託的華夷之辨,守持中國中心論,固步自封,不知世界之大,最終招致外侮。不僅如此,中國人過去只知有家,不知有國,只見天下,不見國家。改朝換代,無關其痛癢,故不以異族統治為意。此種天下主義不敵近世之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其勢甚明,其理不言而喻。因此,中國欲圖強,就必須拋棄家族主義、天下主義,改宗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在這種看法的支配下,「天下」觀念漸次被萬國、國家、世界等觀念取代。尤其是1900年以後,中國國勢日頹,國家主義的呼聲日益高漲,建立民族國家的步伐加快,「天下」觀念終於退出國家論述,幾至銷聲匿跡。儘管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長期支配人心的大觀念,「天下」概念雖已遁形,其神猶在,而以不同方式潛存、表現於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即使是在包括各種舊觀念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徹底毀棄的革命年代,其影響仍依稀可見、有跡可循。這意味著,要理解中國近代的政治、社會及思想、文化變遷,人們須要深入到各種流行話語背後,細心尋繹傳統思想的痕跡。以下列舉數點,以見其影響大概。

天下既為一普遍有效的道德文明秩序,必不以地域、種族為限制。所以,傳統的夷夏之辨立基於文教,而非其他。然則宋以後,尤其經歷元明及明清鼎革,一種基於種族和地域的夷夏觀逐漸興起,而在清末發展為漢族中心的民族主義。於是,在清末的民族主義思潮中,人們可以看到兩種互相競勝的民族主義,一種「以種族為民族」,一種「以文化為民族」。此種差異表現在民族國家建構上,前者便是基於所謂「中國本部」十八行省的漢族國家,後者則是融合了漢、滿、蒙、回、藏、苗諸族群,承繼清王朝統治疆域的中華民族國家。民國肇始,五族共和,採取的正是後一種民族主義。中華民族由此確立,成為中國現代國家的基礎。可以注意的是,這樣一個建構近代國族「想像的共同體」的事業,不僅從一開始就承繼了古代天下觀的文明論視野,且事實上繼承了清王朝的「天下」,其完成也可以被視為對傳統「天下」觀的消化。進入1920及1930年代,受到列強尤其日本肢解和瓜分中國的壓迫和刺激,中國學術界對邊疆史地及民族問題的關注空前高漲,並借助於現代學術分科如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人類學、民族學諸方面的研究,為中華民族的統一性提供堅實的證據。此一努力,被學者稱為納「四裔」入「中華」的嘗試註08。實際上,這種通過納「四裔」於「中華」、建構中華民族的努力一直延續至今,在當下有關諸如新清史的論辯和某種貫通古今的歷史哲學思考中都能夠見到註09。不過,在關注這段歷史時我們也不要忘記,儘管支配原則不同,同樣是整合諸民族的構建「想像的共同體」的工作,早在中華民國建立之前數百年就已經開啟並且獲得成功。正如清初諸帝強調文化的夷夏論來為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辯護一樣,清代思想學術的顯學今文經學尤其是其中的《春秋》公羊學,標舉大一統觀念和禮儀原則,致力於構建一個根據禮儀原則而非地域和種族組織起來的政治共同體。因此,毫不奇怪,清代注重邊疆史地研究的輿地學也是在今文經學的背景下發展起來。這些發展和改變不但為日後國人的中華民族想像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資源,甚至直接構成了中國現代國家的物質基礎。

民族主義的趨勢與隱憂:本尼迪克.安德森答問錄

王超華(以下簡稱「王」):您曾探討過去若干世紀當中民族主義在世界範圍的蔓延。您是否認為,最近二十年民族主義的上升或緩和與「冷戰」終結有任何關係?例如,由於前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地區的衝突大概確屬可以預料,但我們是否可以將此時非洲爆發的若干種族衝突也看作是受到「冷戰」終結這一世界性變化的影響?

答:我想,很多人誤解了《想像的共同體》的企圖和規模,因為他們忘記或忽略了書名副標題僅只提及民族主義(而非「國族國家」)的起源及其全球傳布。這些人同時還擱置了其中的觀點,即,民族主義緣起於歐洲之外,原本是群眾運動抵制王朝帝國的武器。只要考慮以下事實就可以清楚看到這一點:19世紀時國家形式在歐亞兩陸幾乎全為君主制(除去法國為特例),而在西半球則是共和或國族制(只有巴西為特例)。

https://iduuuu.com/product/%e5%a4%a7%e5%9c%8b%e7%9a%84%e6%83%b3%e6%9c%9b%ef%bc%9a%e5%a4%a9%e4%b8%8b%e4%b8%bb%e7%be%a9%e3%80%81%e5%bc%b7%e5%9c%8b%e4%b8%bb%e7%be%a9%e5%8f%8a%e5%85%b6%e4%bb%96mobi%ef%bc%8cazw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